第80节(2 / 2)
苏州行宫刚刚建成没多久,雕梁画栋间还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清漆味道,长青步子很快,宫里出来的人都这样,周孝先也是四五十岁人了,一天多的时间,整个人像是老了五岁,然而眼睛却亮得灼人,透着浑浊的精气神。
“带我去见陛下。”没有跟周孝先多叙话,长青直接说道。
周孝先也不在意,擦擦额头的汗,让人带着长青去见江承的尸身,这会儿是正六月,也不知周孝先从哪儿弄来了整块的巨冰挖了棺,江承的尸身就停放在冰棺里头,早有人为江承打理好了遗容,只看上去,是看不出那龌龊死法的。
长青只看了一眼就移开了视线,出来时对周孝先道:“必须尽快赶回去,天热,陛下的龙体放不住,行宫的事情交给下面的人去办,该闭嘴的让他们闭嘴,陛下是劳累过度咳血而亡,起居注也得这么写。”
周孝先犹豫道:“当时事发突然,那么多人都看着,我是有心无力啊,起居注也不好改,负责记录的是尚氏,那……”
长青打断他,“敢用皇室的事来嚼舌,这些人的舌头怕是不想要了,让厢军来替他们割了就是,起居注的事情我来处理,陛下的棺木必须在正午之前上龙舟,周大人,不要自作聪明。”
心思被乍然点破,饶是周孝先也有些变了脸色,他深吸了一口气,不再多说,让人叫来苏州的官员,把事情交代下去。
龙舟顺水而行几日就到苏州,从苏州再回京城就要多上一两日,只是来时帝王乘舟,百官相迎,走时却只落一冰棺,未免凄凉。
宝儿没坐过龙舟,再多的新奇也抵不过周遭众人如丧考妣的沉重神色,她想起江承,想的却不是江承昔日如何,而是初进东宫时四具尸体,南园满地的尸坑,被剖腹的李良媛,和困守南园那天模模糊糊一直奔跑的景象。
听说太子妃也过世了,要是在底下遇见,说不定两个人还会打起来,只是那个时候,就没人要为他们打架而挨板子了……
宝儿乱糟糟地想着,一时又想起还在宗人府的时候,那个喝得醉醺醺抱着她的腿叫娘亲的江承,活生生的一个人,就这么没了,消失了,再也瞧不见了。
长青却没有时间去追忆,太医已经查实了江承确实因为马上风而死,这一点无法作假,作为罪魁祸首的燕嫔,就在江承去世的那晚用一把剪刀割了腕,一切看似合理,然而就是因为太过合理了,反而透出一股古怪来。
对于燕嫔这个人,长青一直不甚了解,哪怕是从伺候她的宫人嘴里听闻这女人最爱扮演他,他也没有多大感觉,如果能够审讯,必定能问出些什么,然而她却不给他这个机会。
不过……长青轻叹,江承身死,太子年幼,这次回京,只怕不管什么牛鬼蛇神,全都要跳出来了。
内阁早早地得知了苏州的消息,连着几□□中上下的气氛都十分压抑,就在这样的压抑中,龙舟靠岸,冰棺起出,礼部准备大行事宜。
先帝刚走,两年都没到又给新君办丧事,百姓是不管这个的,守住了国孝万事大吉,苦的是官员。
帝王大行事关重大,各地宗亲以最快的速度赶赴京城,就连远在南疆的景王也象征性地派了人送奠仪,让人没想到的是,来得最快的竟然是封地最远的齐王和秦王,作为江承的兄弟,先帝去后,这两个就被放到了边远之地混日子,回来的时候却哭得一个比一个响。
大行那日,周妃牵了小太子出来,小太子江开不过五六岁的年纪,眉眼间带着姬家人的英气,瞪着一双哭红的眼睛,颇有几分可爱,然而这样的场合,没人在意这个。
宣政殿一片缟素,百官戴孝,长青捧着传国玉玺走在棺木旁,只等大行过后内阁拟定诏书,盖上玉玺,太子就名正言顺成为新君,幼主即位对官员来说其实是好事,尤其是对于还未成型的内阁和东厂来说,只是话心里清楚就够了,说出来未免薄凉。 ↑返回顶部↑
“带我去见陛下。”没有跟周孝先多叙话,长青直接说道。
周孝先也不在意,擦擦额头的汗,让人带着长青去见江承的尸身,这会儿是正六月,也不知周孝先从哪儿弄来了整块的巨冰挖了棺,江承的尸身就停放在冰棺里头,早有人为江承打理好了遗容,只看上去,是看不出那龌龊死法的。
长青只看了一眼就移开了视线,出来时对周孝先道:“必须尽快赶回去,天热,陛下的龙体放不住,行宫的事情交给下面的人去办,该闭嘴的让他们闭嘴,陛下是劳累过度咳血而亡,起居注也得这么写。”
周孝先犹豫道:“当时事发突然,那么多人都看着,我是有心无力啊,起居注也不好改,负责记录的是尚氏,那……”
长青打断他,“敢用皇室的事来嚼舌,这些人的舌头怕是不想要了,让厢军来替他们割了就是,起居注的事情我来处理,陛下的棺木必须在正午之前上龙舟,周大人,不要自作聪明。”
心思被乍然点破,饶是周孝先也有些变了脸色,他深吸了一口气,不再多说,让人叫来苏州的官员,把事情交代下去。
龙舟顺水而行几日就到苏州,从苏州再回京城就要多上一两日,只是来时帝王乘舟,百官相迎,走时却只落一冰棺,未免凄凉。
宝儿没坐过龙舟,再多的新奇也抵不过周遭众人如丧考妣的沉重神色,她想起江承,想的却不是江承昔日如何,而是初进东宫时四具尸体,南园满地的尸坑,被剖腹的李良媛,和困守南园那天模模糊糊一直奔跑的景象。
听说太子妃也过世了,要是在底下遇见,说不定两个人还会打起来,只是那个时候,就没人要为他们打架而挨板子了……
宝儿乱糟糟地想着,一时又想起还在宗人府的时候,那个喝得醉醺醺抱着她的腿叫娘亲的江承,活生生的一个人,就这么没了,消失了,再也瞧不见了。
长青却没有时间去追忆,太医已经查实了江承确实因为马上风而死,这一点无法作假,作为罪魁祸首的燕嫔,就在江承去世的那晚用一把剪刀割了腕,一切看似合理,然而就是因为太过合理了,反而透出一股古怪来。
对于燕嫔这个人,长青一直不甚了解,哪怕是从伺候她的宫人嘴里听闻这女人最爱扮演他,他也没有多大感觉,如果能够审讯,必定能问出些什么,然而她却不给他这个机会。
不过……长青轻叹,江承身死,太子年幼,这次回京,只怕不管什么牛鬼蛇神,全都要跳出来了。
内阁早早地得知了苏州的消息,连着几□□中上下的气氛都十分压抑,就在这样的压抑中,龙舟靠岸,冰棺起出,礼部准备大行事宜。
先帝刚走,两年都没到又给新君办丧事,百姓是不管这个的,守住了国孝万事大吉,苦的是官员。
帝王大行事关重大,各地宗亲以最快的速度赶赴京城,就连远在南疆的景王也象征性地派了人送奠仪,让人没想到的是,来得最快的竟然是封地最远的齐王和秦王,作为江承的兄弟,先帝去后,这两个就被放到了边远之地混日子,回来的时候却哭得一个比一个响。
大行那日,周妃牵了小太子出来,小太子江开不过五六岁的年纪,眉眼间带着姬家人的英气,瞪着一双哭红的眼睛,颇有几分可爱,然而这样的场合,没人在意这个。
宣政殿一片缟素,百官戴孝,长青捧着传国玉玺走在棺木旁,只等大行过后内阁拟定诏书,盖上玉玺,太子就名正言顺成为新君,幼主即位对官员来说其实是好事,尤其是对于还未成型的内阁和东厂来说,只是话心里清楚就够了,说出来未免薄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