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节(2 / 4)
东城的则由官府出面规划修建,修建了六部衙门、太学以及各种官邸。
虽然萧彧知道将来并不会在番禺建都,但这么规划起来对番禺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至少按照他推行的通商政策,番禺的商贸会极其繁荣,规模会非常大,只怕现在的规模还有点不够用呢。
萧彧提出拓宽东西两城时,有官员提议应该修建一座真正的行宫。
萧彧来番禺后,一直都住在刺史府,办公也在这里,在修东城之前,刺史府是最大的衙门,萧彧住这里理所应当,但如今要拓建新城了,六部衙门都准备重建,为何不修行宫呢?
行宫与其他官府衙门离得近,也方便萧彧差遣,日后他就算迁都到北边去,番禺还留一所行宫,他想什么时候回来住都行。
萧彧拒绝了,他修六部衙门,是因为六部官员都挤在原来的长史府中办公,一个衙门一两间屋子,局促得要死。某个部门讨论争执,隔壁部都听得见,非常尴尬,必须要搬迁才行。
他现在住在刺史府挺合适,广州直接隶属他管辖,没有设新的刺史,所以没必要为新刺史腾地方,等到以后他迁都到北边,这宅子还可以改回刺史府,给新一任的广州刺史用。
说白了,萧彧还是怕浪费钱,毕竟行宫的规格和普通的宅邸是不一样的,他没必要为一座住不了几天的宅子浪费那么多钱,省点钱干正事不挺好的。更何况天下未定,需要用钱的地方多着呢。
萧彧拒绝建行宫的事不知怎么就传到了城内,百姓听说皇帝竟不舍得给自己建造一座新宫殿,都纷纷称赞他俭朴,是个体恤百姓的好皇帝。
第128章 下雪
东西新城区自八月开始规划, 九月起动工,计划三年内完工。见惯了基建狂魔的速度,萧彧觉得这个时间跨得有点长, 毕竟只是在平地上修房子。
但是想想当今的生产力和生产工具, 也只能认了,毕竟什么都靠手工和人力的年代, 任何大型工程都只能靠时间慢慢去打磨。
一有闲暇, 萧彧便会去工地视察一下进度,顺便看看有没有能够改进技术和效率的地方。
没想到还真有他的用武之地,他叫来工部郎中王涓,授意他用滑轮来往高处搬运砖块与木头等建筑材料。
王涓试着做了滑轮,果然既省力又高效。对萧彧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陛下真是什么都懂, 简直就是无所不能的神仙。
在萧彧的指点下, 他继续将滑轮加以改进, 弄出了更省力更好用的滑轮组。他又继续增加滑轮,但发现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反而不如少一些更省力。
这很令他费解,便去问萧彧。
萧彧说:“可能是太多滑轮反而加大了绳子与滑轮之间的阻力。”
王涓点头:“这大概就是过犹不及吧。”
滑轮组的运用在新城建设中大力推广开来,萧彧希望它的运用能够提高效率,缩短工期。
不过有些事人算不如天算,一向气候温暖的广州今年天气有些反常, 进入十一月后,就时常有大风与阴雨天气,竟让萧彧有了许久都未曾体验的寒气入骨之感。
天气不好, 工地自然得停工歇息。百姓也闭门在家烤火, 抵御严寒, 因为广州还没有像崖州那样大面积推广棉花种植,仅有一小部分地方普及了棉花。
萧彧刚解决了百姓饿肚子的问题,马上就迎来了穿暖的考验。他不得不命人将崖州尚未纺纱的棉花运来广州,卖给百姓缝制棉袄棉被。尽管杯水车薪,但能改善一些是一些。
明年必须要在广州和交州全境普及棉花种植,家家都要种一些,解决穿衣盖被的问题。
书房的门吱呀一声被推开,带进来一股寒风。
正在批改奏章的萧彧抬起头,看着穿着披风与铠甲的裴凛之,赶紧招呼他:“冷不冷?赶紧过来烤烤火。”天冷得人说话都能呼出热气,他估摸着温度已经接近零度了。
裴凛之大步走过来,将大掌笼在炭盆上烤火。萧彧看着他冻得有些发青的手背,用自己的双手握住了他的手,果然十分冰人。
裴凛之感受萧彧掌心的暖意,怕冻着他,迅速抽回了自己的手:“没事,我烤烤就好了。”
萧彧便给他解开身上的披风和铠甲:“我已经好久没有感觉这么冷了,不会要下雪吧。”
裴凛之说:“没准。不冷吧?”他伸手摸了摸萧彧的兔皮袄。 ↑返回顶部↑
虽然萧彧知道将来并不会在番禺建都,但这么规划起来对番禺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至少按照他推行的通商政策,番禺的商贸会极其繁荣,规模会非常大,只怕现在的规模还有点不够用呢。
萧彧提出拓宽东西两城时,有官员提议应该修建一座真正的行宫。
萧彧来番禺后,一直都住在刺史府,办公也在这里,在修东城之前,刺史府是最大的衙门,萧彧住这里理所应当,但如今要拓建新城了,六部衙门都准备重建,为何不修行宫呢?
行宫与其他官府衙门离得近,也方便萧彧差遣,日后他就算迁都到北边去,番禺还留一所行宫,他想什么时候回来住都行。
萧彧拒绝了,他修六部衙门,是因为六部官员都挤在原来的长史府中办公,一个衙门一两间屋子,局促得要死。某个部门讨论争执,隔壁部都听得见,非常尴尬,必须要搬迁才行。
他现在住在刺史府挺合适,广州直接隶属他管辖,没有设新的刺史,所以没必要为新刺史腾地方,等到以后他迁都到北边,这宅子还可以改回刺史府,给新一任的广州刺史用。
说白了,萧彧还是怕浪费钱,毕竟行宫的规格和普通的宅邸是不一样的,他没必要为一座住不了几天的宅子浪费那么多钱,省点钱干正事不挺好的。更何况天下未定,需要用钱的地方多着呢。
萧彧拒绝建行宫的事不知怎么就传到了城内,百姓听说皇帝竟不舍得给自己建造一座新宫殿,都纷纷称赞他俭朴,是个体恤百姓的好皇帝。
第128章 下雪
东西新城区自八月开始规划, 九月起动工,计划三年内完工。见惯了基建狂魔的速度,萧彧觉得这个时间跨得有点长, 毕竟只是在平地上修房子。
但是想想当今的生产力和生产工具, 也只能认了,毕竟什么都靠手工和人力的年代, 任何大型工程都只能靠时间慢慢去打磨。
一有闲暇, 萧彧便会去工地视察一下进度,顺便看看有没有能够改进技术和效率的地方。
没想到还真有他的用武之地,他叫来工部郎中王涓,授意他用滑轮来往高处搬运砖块与木头等建筑材料。
王涓试着做了滑轮,果然既省力又高效。对萧彧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陛下真是什么都懂, 简直就是无所不能的神仙。
在萧彧的指点下, 他继续将滑轮加以改进, 弄出了更省力更好用的滑轮组。他又继续增加滑轮,但发现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反而不如少一些更省力。
这很令他费解,便去问萧彧。
萧彧说:“可能是太多滑轮反而加大了绳子与滑轮之间的阻力。”
王涓点头:“这大概就是过犹不及吧。”
滑轮组的运用在新城建设中大力推广开来,萧彧希望它的运用能够提高效率,缩短工期。
不过有些事人算不如天算,一向气候温暖的广州今年天气有些反常, 进入十一月后,就时常有大风与阴雨天气,竟让萧彧有了许久都未曾体验的寒气入骨之感。
天气不好, 工地自然得停工歇息。百姓也闭门在家烤火, 抵御严寒, 因为广州还没有像崖州那样大面积推广棉花种植,仅有一小部分地方普及了棉花。
萧彧刚解决了百姓饿肚子的问题,马上就迎来了穿暖的考验。他不得不命人将崖州尚未纺纱的棉花运来广州,卖给百姓缝制棉袄棉被。尽管杯水车薪,但能改善一些是一些。
明年必须要在广州和交州全境普及棉花种植,家家都要种一些,解决穿衣盖被的问题。
书房的门吱呀一声被推开,带进来一股寒风。
正在批改奏章的萧彧抬起头,看着穿着披风与铠甲的裴凛之,赶紧招呼他:“冷不冷?赶紧过来烤烤火。”天冷得人说话都能呼出热气,他估摸着温度已经接近零度了。
裴凛之大步走过来,将大掌笼在炭盆上烤火。萧彧看着他冻得有些发青的手背,用自己的双手握住了他的手,果然十分冰人。
裴凛之感受萧彧掌心的暖意,怕冻着他,迅速抽回了自己的手:“没事,我烤烤就好了。”
萧彧便给他解开身上的披风和铠甲:“我已经好久没有感觉这么冷了,不会要下雪吧。”
裴凛之说:“没准。不冷吧?”他伸手摸了摸萧彧的兔皮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