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节(3 / 4)
康熙刚刚在主位上落了座, 也不与贵妃多说半句废话,连贵妃命玲珑为他上的碧螺春也不喝上一口, 便关切的询问道:“密妃现在可在储秀宫中?是否一切安好?”
贵妃一愣, 连忙回答道:“密妃妹妹和十一阿哥、十公主皆在储秀宫中, 一切安好, 请皇上放心。”
听闻蜜菀与两个孩子皆平安无恙, 康熙这才微微松了一口气。康熙皱了皱眉头,又问道:“你刚才说有一件关于密妃的要事要向朕禀告,究竟是何事?”
贵妃吩咐玲珑将告密信取了来,亲手呈给了康熙,而后便双腿一弯跪在康熙面前,脸上满是愧疚与不安,“臣妾对此事有诸多处理不当之处,尤其不该让太后娘娘知晓此事,竟连累得太后娘娘急怒攻心、心疾发作,御医们竭尽所能、用尽了办法也没能将太后娘娘救回来,臣妾有罪,请皇上责罚!”
康熙展开密信,一目十行的浏览起来,随即便变了脸色,刚看完信便恼怒的将信砸在地上,怒喝道:“究竟是何人如此阴险,竟然编造这样的谎言诬陷密妃?”
贵妃一看康熙如此反应,连忙解释道:“此人心思缜密、手段毒辣,竟然费尽心机的布下此局谋害密妃,甚至还想要谋害十一阿哥和十公主,臣妾细想起来都觉得不寒而栗。
但此人既然写下此封告密信,臣妾不能不查,皇上又御驾亲征不在宫中,臣妾担心幕后主使之人会对密妃妹妹不利,因而便让密妃母子暂时于储秀宫禁足一段日子,其实也是想要保护密妃母子,以免幕后主使之人见一计不成又生出别的事来,伤害到密妃和两个孩子。
后来,臣妾查出此事事有蹊跷,发现密妃妹妹极有可能是被人冤枉的,因此便调走了储秀宫门口负责看守的嬷嬷们。由于臣妾尚未正式解除密妃母子的禁足,密妃妹妹守规矩,因而没有来迎接皇上回宫,请皇上不要责怪密妃妹妹……”
康熙注视了贵妃片刻,沉声问道:“你究竟是如何调查此案的?又查出了一些什么事情?”
此时康熙的脸上怒意稍减,仿佛没有刚才那么生气的模样,但神色却越发冰冷,如此模样令贵妃愈加不安,只觉得现在的康熙比之前雷霆震怒的模样更加可怕。
贵妃不敢对康熙有所隐瞒,连忙将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的向康熙禀告了一遍。
康熙越听越怒,脸上的神色反而越发平静无波,令人看不出喜怒。
这封告密信中所述之事究竟是真是假,没有人比康熙更加清楚。当年首次南巡之时,图里琛虽然也是随行的侍卫之一,但他并不在康熙身边伺候,蜜菀身边又有他安排的宫人伺候着,根本连与图里琛见面见面说话的机会都没有,谈何与图里琛私通?
更何况,那时候他刚刚得了蜜菀,几乎天天与蜜菀相伴,没有人比他更清楚蜜菀腹中所怀的孩子究竟是何人之子。
至于说那串佛珠是蜜菀送给图里琛的定情信物,是蜜菀与图里琛有私情的证据,更是无稽之谈。
没有人比康熙更清楚那串佛珠真正的来历以及蜜菀对此串佛珠的厌恶。试问蜜菀如何会将此串康熙极为在意的佛珠私自送给他人做什么定情信物呢?
康熙想到图里琛的的容貌与才能,再想到与蜜菀相处了几年的洛明,更加不信蜜菀会背叛他与一个连容貌才与干连洛明都比不上的侍卫有私情。
这些具体的因由康熙不会对任何人解释,只简单的告诉贵妃道:“此串佛珠是朕带着密妃前往潭拓寺祈福之时由智远禅师所赠,由于此串佛珠是智远禅师常年带在身边之物,有趋吉避凶之功效,因此,朕命密妃务必将此物带在身边。密妃绝不可能私自将此串转赠他人。
更何况,当年密妃在御花园中将此串佛珠丢失以后,便将此事告诉了朕,朕还曾经派人寻找过此串佛珠,只可惜一无所获……”
康熙忽然顿住,微微眯起眼睛,脑海中猛然想起一件事情:当年蜜菀在御花园中丢失佛珠之时,乌雅氏也在场。那串佛珠不可能无缘无故的丢失不见,会不会有人故意拾走了那串佛珠,将它收藏起来,而后又用此串佛珠布了一个局,意图谋害蜜菀和两个孩子?
见康熙忽然顿住,想事情想得出了神,贵妃心中没底,又不敢贸然出声打扰康熙,只能在一旁安静的等待,连自己的腿跪麻了也不敢伸手揉一下。
康熙默然半晌,方才回过神来,见贵妃还在地上跪着呢,便对贵妃抬了抬手,示意她平身。
终于得到康熙的恩准命她平身,贵妃心中大喜。因为康熙既然在此时命她平身,便意味着康熙至少不会因为此事而迁怒于她甚至责罚她了。
柔声谢过康熙的恩典之后,贵妃方才站起身子。或许是由于在地上跪了太长的时间,贵妃的两条腿都已经跪麻了。贵妃养尊处优多年,已经许久没有吃过这样的苦了,因而在起身之时身子便不由自主的踉跄了一下,幸好被玲珑及时扶住才没有跌倒受伤。
康熙吩咐玲珑扶着贵妃落了座,又正色对贵妃道:“在南巡途中,侍卫图里琛虽然是随驾南巡的侍卫之一,但他并不在朕的身边伺候,他与密妃之间连话都没有说过一句,更不可能与密妃有私情。
朕十分清楚胤祥和钰珩是朕的子嗣血脉,朕不允许任何人质疑十一阿哥和十公主的身份,更不允许有人诋毁密妃的清誉。
此事贵妃便不要再插手了,朕会亲自查明此事。朕不允许有任何人躲在暗处以如此阴险狠毒的计谋陷害密妃母子!”
“臣妾知道了。皇上请放心,臣妾一定遵照皇上的旨意,不会再插手此案,还会严格约束后宫嫔妃与宫人,肃清后宫之中不利于密妃母子的流言蜚语。”
康熙点了点头,而后便匆匆离开了永寿宫。刚一回宫便发生了这样的事,此时康熙心中迫不及待的想要见到蜜菀,只有亲眼看见蜜菀和两个孩子平安无恙他才能够放心。
时隔数月,康熙再次回到储秀宫,闻着储秀宫中熟悉的水果香气,康熙这才发现原来他心中对蜜菀母子竟是如此思念。 ↑返回顶部↑
贵妃一愣, 连忙回答道:“密妃妹妹和十一阿哥、十公主皆在储秀宫中, 一切安好, 请皇上放心。”
听闻蜜菀与两个孩子皆平安无恙, 康熙这才微微松了一口气。康熙皱了皱眉头,又问道:“你刚才说有一件关于密妃的要事要向朕禀告,究竟是何事?”
贵妃吩咐玲珑将告密信取了来,亲手呈给了康熙,而后便双腿一弯跪在康熙面前,脸上满是愧疚与不安,“臣妾对此事有诸多处理不当之处,尤其不该让太后娘娘知晓此事,竟连累得太后娘娘急怒攻心、心疾发作,御医们竭尽所能、用尽了办法也没能将太后娘娘救回来,臣妾有罪,请皇上责罚!”
康熙展开密信,一目十行的浏览起来,随即便变了脸色,刚看完信便恼怒的将信砸在地上,怒喝道:“究竟是何人如此阴险,竟然编造这样的谎言诬陷密妃?”
贵妃一看康熙如此反应,连忙解释道:“此人心思缜密、手段毒辣,竟然费尽心机的布下此局谋害密妃,甚至还想要谋害十一阿哥和十公主,臣妾细想起来都觉得不寒而栗。
但此人既然写下此封告密信,臣妾不能不查,皇上又御驾亲征不在宫中,臣妾担心幕后主使之人会对密妃妹妹不利,因而便让密妃母子暂时于储秀宫禁足一段日子,其实也是想要保护密妃母子,以免幕后主使之人见一计不成又生出别的事来,伤害到密妃和两个孩子。
后来,臣妾查出此事事有蹊跷,发现密妃妹妹极有可能是被人冤枉的,因此便调走了储秀宫门口负责看守的嬷嬷们。由于臣妾尚未正式解除密妃母子的禁足,密妃妹妹守规矩,因而没有来迎接皇上回宫,请皇上不要责怪密妃妹妹……”
康熙注视了贵妃片刻,沉声问道:“你究竟是如何调查此案的?又查出了一些什么事情?”
此时康熙的脸上怒意稍减,仿佛没有刚才那么生气的模样,但神色却越发冰冷,如此模样令贵妃愈加不安,只觉得现在的康熙比之前雷霆震怒的模样更加可怕。
贵妃不敢对康熙有所隐瞒,连忙将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的向康熙禀告了一遍。
康熙越听越怒,脸上的神色反而越发平静无波,令人看不出喜怒。
这封告密信中所述之事究竟是真是假,没有人比康熙更加清楚。当年首次南巡之时,图里琛虽然也是随行的侍卫之一,但他并不在康熙身边伺候,蜜菀身边又有他安排的宫人伺候着,根本连与图里琛见面见面说话的机会都没有,谈何与图里琛私通?
更何况,那时候他刚刚得了蜜菀,几乎天天与蜜菀相伴,没有人比他更清楚蜜菀腹中所怀的孩子究竟是何人之子。
至于说那串佛珠是蜜菀送给图里琛的定情信物,是蜜菀与图里琛有私情的证据,更是无稽之谈。
没有人比康熙更清楚那串佛珠真正的来历以及蜜菀对此串佛珠的厌恶。试问蜜菀如何会将此串康熙极为在意的佛珠私自送给他人做什么定情信物呢?
康熙想到图里琛的的容貌与才能,再想到与蜜菀相处了几年的洛明,更加不信蜜菀会背叛他与一个连容貌才与干连洛明都比不上的侍卫有私情。
这些具体的因由康熙不会对任何人解释,只简单的告诉贵妃道:“此串佛珠是朕带着密妃前往潭拓寺祈福之时由智远禅师所赠,由于此串佛珠是智远禅师常年带在身边之物,有趋吉避凶之功效,因此,朕命密妃务必将此物带在身边。密妃绝不可能私自将此串转赠他人。
更何况,当年密妃在御花园中将此串佛珠丢失以后,便将此事告诉了朕,朕还曾经派人寻找过此串佛珠,只可惜一无所获……”
康熙忽然顿住,微微眯起眼睛,脑海中猛然想起一件事情:当年蜜菀在御花园中丢失佛珠之时,乌雅氏也在场。那串佛珠不可能无缘无故的丢失不见,会不会有人故意拾走了那串佛珠,将它收藏起来,而后又用此串佛珠布了一个局,意图谋害蜜菀和两个孩子?
见康熙忽然顿住,想事情想得出了神,贵妃心中没底,又不敢贸然出声打扰康熙,只能在一旁安静的等待,连自己的腿跪麻了也不敢伸手揉一下。
康熙默然半晌,方才回过神来,见贵妃还在地上跪着呢,便对贵妃抬了抬手,示意她平身。
终于得到康熙的恩准命她平身,贵妃心中大喜。因为康熙既然在此时命她平身,便意味着康熙至少不会因为此事而迁怒于她甚至责罚她了。
柔声谢过康熙的恩典之后,贵妃方才站起身子。或许是由于在地上跪了太长的时间,贵妃的两条腿都已经跪麻了。贵妃养尊处优多年,已经许久没有吃过这样的苦了,因而在起身之时身子便不由自主的踉跄了一下,幸好被玲珑及时扶住才没有跌倒受伤。
康熙吩咐玲珑扶着贵妃落了座,又正色对贵妃道:“在南巡途中,侍卫图里琛虽然是随驾南巡的侍卫之一,但他并不在朕的身边伺候,他与密妃之间连话都没有说过一句,更不可能与密妃有私情。
朕十分清楚胤祥和钰珩是朕的子嗣血脉,朕不允许任何人质疑十一阿哥和十公主的身份,更不允许有人诋毁密妃的清誉。
此事贵妃便不要再插手了,朕会亲自查明此事。朕不允许有任何人躲在暗处以如此阴险狠毒的计谋陷害密妃母子!”
“臣妾知道了。皇上请放心,臣妾一定遵照皇上的旨意,不会再插手此案,还会严格约束后宫嫔妃与宫人,肃清后宫之中不利于密妃母子的流言蜚语。”
康熙点了点头,而后便匆匆离开了永寿宫。刚一回宫便发生了这样的事,此时康熙心中迫不及待的想要见到蜜菀,只有亲眼看见蜜菀和两个孩子平安无恙他才能够放心。
时隔数月,康熙再次回到储秀宫,闻着储秀宫中熟悉的水果香气,康熙这才发现原来他心中对蜜菀母子竟是如此思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