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历史]衣被天下 第141节(2 / 4)
但问题是在大明的国境内,这样的新矿根本就不存在,所以这些部族可不就是雪中送碳了吗?
比起未来可能出现的小麻烦,赶紧升级兵哥们的装备才是重点。
而且……咳咳,不怕你来,就怕你不来,最近实在太和平了,兵哥们的战绩没地方刷啊。
总而言之,当大明开始收铁矿后往南边运送货物的商队渐渐多了,同时,小部族和黄金家族的矛盾也更加剧了。
小部族会在铁矿和铁器之间做衡量 ,中央政府自然也会。
他们的选择是一定要保住铁矿,小部族做不到的他们可以,所以当下,黄金家族发函全部的部落,要求不能将铁矿出口,而是要将发现的铁矿全都送中央去,这可把大家给气坏了。
诚然,黄金家族没做出索取这种事,但他们的收购价比起大明来说根本不能比,不过是聊胜于无的程度,还要算上一路向北的路程消耗和难度,傻子才去干。
于是一个强行要求,一个强行拒绝,这些年来草原上已经发动了好几次内乱了,选择内附的部落也越来越多。
但这些草原上的纠纷都没能影响到木白家的四叔——朱棣,他才是赚了个盆满钵满,可以躺在钱币上睡觉的那个人。
藩王的主要财政收入和地方税收挂钩,当然,另外也有禄米作为补贴,但朱棣已经可以拍着膀子表示咱就不收禄米了吧,核查这些禄米的时间影响了他赚钱的速度。
咳咳,当然,这番话他是没胆子说出来的,在老爹面前的生存绝学就是——财不露白。因为儿子长期长在京城,朱棣便连孩子一并瞒了,全家都是一副苦哈哈的模样,还天天说北平贫瘠之地云云,搞得不常回家的朱高炽当真觉得家里穷。
而现在,我家居然那么有钱!朱高炽长大了嘴巴,感觉自己三观都有些不好。
他看着自家封地所在的地区,那里被太子殿下画了个形状有点奇怪的标记,而周围的弧线一路向这儿聚集,在整张地图中没有比这儿更热闹的地方了。
原来,原来父王那么厉害啊!
朱高炽冒出了一串星星眼,特别想要回家看一看。
而被儿子惦记的老父亲此刻却不太好。
朱棣的兴趣爱好是研究佛学,他也有幸聘请到了一位高僧为他讲课。
这个高僧个人知识是没的说,唯一的缺点……就是总想怂恿他出海,让朱棣觉得有些麻烦。
而更麻烦的是,他还真的有些动心。
第159章
昔日,明朝的开国皇帝在先后与前元军队以及和各地豪强战斗的过程中,陆续接触了一触即散、甚至还没有接触就溃散乃至于转头来投的朝臣势力,以及非常难啃的重臣、亲缘硬骨头之后,难免心生感慨。
在夺天下的时候,他自然是十分感谢这些转投他的支持者,但在做了皇帝之后,他又不可避免地想会不会自己的臣子也会像当初投向他一样的投向大明的敌人呢?
几番比对、科学研究之后,洪武帝得出了结论——这天底下的重关、要害,非骨肉重臣莫能守,交给拿工资干活的普通臣子,对方未必会死心塌地地血战到最后一瞬。
这其实也是人之常情。重臣、骨肉和这个天下有牢牢捆绑的利害关系,而拿工资干活的寻常臣子不过是打工人。
前者就像扎根于这片土地的大树一样,这片土地一旦被人掀了,他们也活不好,后者则是像草坪,铲起来放到旁的边上,浇点水撒点肥也能生长,给谁打工都没差,能做到尽职尽责就不错了,而真的到了那一天,他们必然也会在心中衡量利弊。
但守边关这个事,就不是尽职尽责那么简单,如果没有这种战到最后一刻也不放弃的决心,没有死守不放的意志力,就算是有天堑,就算有再充足的物资都守不住。
决定战场胜局的从来不是物资,而是人心。
所以在登上皇位之后,哪怕朝臣疯狂抗议,洪武帝还是定下了藩王镇守四方作为屏障的政策。
这不是先秦时的诸侯制度,藩王在就藩地并没有行政管理权,地方的管辖权还是握在中央的手中,但每个藩王都掌握一定的军事力量,并且在关键时候有就藩地的领兵权,战时他们的兵权甚至高于地方官员,可以直接指挥当地军队。
↑当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其中还有不少细则,藩王领兵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否则万一他拿了军权反叛就麻烦了。 ↑返回顶部↑
比起未来可能出现的小麻烦,赶紧升级兵哥们的装备才是重点。
而且……咳咳,不怕你来,就怕你不来,最近实在太和平了,兵哥们的战绩没地方刷啊。
总而言之,当大明开始收铁矿后往南边运送货物的商队渐渐多了,同时,小部族和黄金家族的矛盾也更加剧了。
小部族会在铁矿和铁器之间做衡量 ,中央政府自然也会。
他们的选择是一定要保住铁矿,小部族做不到的他们可以,所以当下,黄金家族发函全部的部落,要求不能将铁矿出口,而是要将发现的铁矿全都送中央去,这可把大家给气坏了。
诚然,黄金家族没做出索取这种事,但他们的收购价比起大明来说根本不能比,不过是聊胜于无的程度,还要算上一路向北的路程消耗和难度,傻子才去干。
于是一个强行要求,一个强行拒绝,这些年来草原上已经发动了好几次内乱了,选择内附的部落也越来越多。
但这些草原上的纠纷都没能影响到木白家的四叔——朱棣,他才是赚了个盆满钵满,可以躺在钱币上睡觉的那个人。
藩王的主要财政收入和地方税收挂钩,当然,另外也有禄米作为补贴,但朱棣已经可以拍着膀子表示咱就不收禄米了吧,核查这些禄米的时间影响了他赚钱的速度。
咳咳,当然,这番话他是没胆子说出来的,在老爹面前的生存绝学就是——财不露白。因为儿子长期长在京城,朱棣便连孩子一并瞒了,全家都是一副苦哈哈的模样,还天天说北平贫瘠之地云云,搞得不常回家的朱高炽当真觉得家里穷。
而现在,我家居然那么有钱!朱高炽长大了嘴巴,感觉自己三观都有些不好。
他看着自家封地所在的地区,那里被太子殿下画了个形状有点奇怪的标记,而周围的弧线一路向这儿聚集,在整张地图中没有比这儿更热闹的地方了。
原来,原来父王那么厉害啊!
朱高炽冒出了一串星星眼,特别想要回家看一看。
而被儿子惦记的老父亲此刻却不太好。
朱棣的兴趣爱好是研究佛学,他也有幸聘请到了一位高僧为他讲课。
这个高僧个人知识是没的说,唯一的缺点……就是总想怂恿他出海,让朱棣觉得有些麻烦。
而更麻烦的是,他还真的有些动心。
第159章
昔日,明朝的开国皇帝在先后与前元军队以及和各地豪强战斗的过程中,陆续接触了一触即散、甚至还没有接触就溃散乃至于转头来投的朝臣势力,以及非常难啃的重臣、亲缘硬骨头之后,难免心生感慨。
在夺天下的时候,他自然是十分感谢这些转投他的支持者,但在做了皇帝之后,他又不可避免地想会不会自己的臣子也会像当初投向他一样的投向大明的敌人呢?
几番比对、科学研究之后,洪武帝得出了结论——这天底下的重关、要害,非骨肉重臣莫能守,交给拿工资干活的普通臣子,对方未必会死心塌地地血战到最后一瞬。
这其实也是人之常情。重臣、骨肉和这个天下有牢牢捆绑的利害关系,而拿工资干活的寻常臣子不过是打工人。
前者就像扎根于这片土地的大树一样,这片土地一旦被人掀了,他们也活不好,后者则是像草坪,铲起来放到旁的边上,浇点水撒点肥也能生长,给谁打工都没差,能做到尽职尽责就不错了,而真的到了那一天,他们必然也会在心中衡量利弊。
但守边关这个事,就不是尽职尽责那么简单,如果没有这种战到最后一刻也不放弃的决心,没有死守不放的意志力,就算是有天堑,就算有再充足的物资都守不住。
决定战场胜局的从来不是物资,而是人心。
所以在登上皇位之后,哪怕朝臣疯狂抗议,洪武帝还是定下了藩王镇守四方作为屏障的政策。
这不是先秦时的诸侯制度,藩王在就藩地并没有行政管理权,地方的管辖权还是握在中央的手中,但每个藩王都掌握一定的军事力量,并且在关键时候有就藩地的领兵权,战时他们的兵权甚至高于地方官员,可以直接指挥当地军队。
↑当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其中还有不少细则,藩王领兵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否则万一他拿了军权反叛就麻烦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