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节(3 / 4)
“私盐?”闵七迟疑道,“为何公子觉得那些南蛮会对盐感兴趣?”
符若初记得上一世,那位南蛮部族出身的妃子,求赏赐不要金银,只要盐。这事还是宫里传出来的消息,说那位妃子入宫之后与旁人不同,别说是吃饭菜加盐,喝茶都加盐,说是他们那边便是最大部落的首领都无法顿顿吃到细盐,能有一块粗盐舔舔已经是身份象征。她现在算是过上好日子了,细盐随便吃,每回让族人往南境部族那边送盐,都能得到一片称颂。
但这件事,如今还没有发生,符若初只好含混道:“是我看过一篇游记,说南境一代地处内陆,山多地少瘴气浓重,化外蛮夷又不会制盐,不临海边也没有天然的盐湖。他们最初都是高价买粗盐,舔着吃。咱们平素里一日三餐见惯的细盐,在那边是极为珍贵的稀罕物,普通人连见都没见过。”
孟如川突然说道:“在下以前读过的杂传也有类似的记载,不知是否当讲?”
符若初感兴趣道:“你说来听听。”
“巴蜀之地自古就有井盐制法以及提纯细盐的高招,而今巴蜀是南昭西南重镇,却与南蛮诸部重山阻隔交通不便,是以南境那边吃盐主要是靠别处的海盐供给。如果我们能找到或打通一条要道,将巴蜀井盐直接运到南境诸部,盐就不会那么贵了吧?换言之,如果已经有海盐走私,我们井水不犯河水将井盐那条路走通,也是有利可图的。”
“没想到孟郎知道这么多!巴蜀的井盐百年前就已经很知名,再往西的那些番邦也都是采买巴蜀那边的盐。盐生产容易,运输难,路途越远越贵。咱们此番若有机会亲眼看看南蛮的领地是最好不过。若能在附近找到通往巴蜀的捷径,开拓出来,就是一件大业绩。”符若初说的兴致勃勃。
“公子所图这件事,是否要瞒着新帝?”闵七有些担忧,“过几日与礼部的官员一道南下,除了摄政王的耳目要小心,江咏歌也是个高手,想瞒住他不太容易。”
符若初说道:“何必瞒着新帝。他登基三年,外无战事,内有摄政王干政,他自己没有什么功业可以吹嘘,总要有个施展的地方树立威信。我们是北燕人,若真寻到商路,也不能太明显的插手南昭的事。只能是从中渔利、借势,安插自己人进去,与南蛮诸部保持关系就好,赚钱还不是最重要的。”
闵七眼睛一亮:“是啊,公子说的对,是属下狭隘了。”
等闵七退下之后,符若初又将孟如川留在了卧房之内。
“今日面见新帝,辛苦你了。”符若初安慰,“我知你不愿意跪他们,下次尽量避免在让你去那种难堪的场合。”
孟如川面露诧异之色:“公子,我表现的可有不妥,为何你能看出?”
“你跪的远,看不出什么。我就是心里想着你所想之事,瞎猜一下。这才一诈,果然你就招了。”符若初皎洁一笑。
孟如川耳根一红,转开话题道:“公子今日又留我在卧房,可还是要让我宽衣服侍?”
“哈哈,你莫非是害羞了?当初第一次给你疗伤,你失去神智,自己都不会动,全身上下什么地方我没见过?如今也不是一次两次了,都熟悉了,闭着眼睛也知道你身上那些伤痕在哪里。只盼着你以后莫要再添新伤。”符若初一面这样说,脑海中就浮现起了他不穿衣服伤痕累累的样子,不禁色迷心窍,想入非非。
“公子,你怎么流鼻血了,是火气太旺了么?”孟如川惊讶的问。
符若初这才察觉鼻孔有热流涌出,天啊,她这是怎么了。冷静!大事未成,美男养眼就好,切勿再想其他了。可是过几日一起南下,乘舟而行,美男在侧朝夕相处,实在是,很值得期待呢。
“公子认为之前宫宴上的刺杀,真是摄政王做的?可这件事,能让摄政王得到什么好处?”孟如川问的很直白。
符若初当然还有其他想法,不过她也想听听孟如川如何说:“你以为呢?”
孟如川上前一步,几乎与符若初脸贴着脸,用只有两人才能听到的声音说道:“我觉得这更像是新帝谋划的一次试探。”
符若初点点头:“新帝这是故意用很拙劣的手法在试探摄政王的底线。”
孟如川微微一笑点点头。
符若初并没有过多解释。在新帝面前,她故意说是摄政王主谋刺杀之事,是为了迷惑新帝,让他们对她的才智少一些防备掉以轻心。而今只有孟如川在场,她不打算隐藏想法,可是不用多说,他就已经全然明了,她看的出。
这样的感觉太妙了,是心有灵犀,还是难得知己?
其实新帝这个手法蕴含着几重套路。
第一重,普通人在大殿上就能想到,刺客或许是新帝的人。否则怎么会那么巧,二皇子生病没有出席宴会,新帝刚借口离开,就来了这么一波刺客?可是仔细又一想,新帝又不是傻子,怎么会明晃晃在自己的宴席上用这么低劣的手法安排刺客,攻击的目标还是摄政王最看重的嫡幼子刘贸?
于是进入了第二重猜疑,今日刺杀之事应该是摄政王安排的苦肉计。否则为什么那些刺客都被灭口了?再者平素新帝的宴席,摄政王基本不会安排刘贸出席。这一次,为什么一反常态,既让刘贸出席还安排了武艺高强的侍从?这样的行刺,其目的是看看新帝这边的人里有否能人异士?还是为了找寻那些尚存动摇之心的人,在刘贸遇刺之时,能出手相助的人说不得以后可以拉拢。
结果,除了符若初以外,就连武艺高强的江咏歌都躲在侍从身后,一点出手维护的意思都没有。这证明其他人要么是自身难保的酒囊饭袋,要么就是冷眼旁观,巴不得刺客行刺成功。
第三重,要想明白这件事对谁的好处最大,才能找到真正的主谋。今日宫宴刺客行刺摄政王之子刘贸的事情肯定会传出去,那些并未在现场的人,若是有脑子能仔细想,都会觉得是摄政王在搞阴谋,从而更加同情被算计的新帝。 ↑返回顶部↑
符若初记得上一世,那位南蛮部族出身的妃子,求赏赐不要金银,只要盐。这事还是宫里传出来的消息,说那位妃子入宫之后与旁人不同,别说是吃饭菜加盐,喝茶都加盐,说是他们那边便是最大部落的首领都无法顿顿吃到细盐,能有一块粗盐舔舔已经是身份象征。她现在算是过上好日子了,细盐随便吃,每回让族人往南境部族那边送盐,都能得到一片称颂。
但这件事,如今还没有发生,符若初只好含混道:“是我看过一篇游记,说南境一代地处内陆,山多地少瘴气浓重,化外蛮夷又不会制盐,不临海边也没有天然的盐湖。他们最初都是高价买粗盐,舔着吃。咱们平素里一日三餐见惯的细盐,在那边是极为珍贵的稀罕物,普通人连见都没见过。”
孟如川突然说道:“在下以前读过的杂传也有类似的记载,不知是否当讲?”
符若初感兴趣道:“你说来听听。”
“巴蜀之地自古就有井盐制法以及提纯细盐的高招,而今巴蜀是南昭西南重镇,却与南蛮诸部重山阻隔交通不便,是以南境那边吃盐主要是靠别处的海盐供给。如果我们能找到或打通一条要道,将巴蜀井盐直接运到南境诸部,盐就不会那么贵了吧?换言之,如果已经有海盐走私,我们井水不犯河水将井盐那条路走通,也是有利可图的。”
“没想到孟郎知道这么多!巴蜀的井盐百年前就已经很知名,再往西的那些番邦也都是采买巴蜀那边的盐。盐生产容易,运输难,路途越远越贵。咱们此番若有机会亲眼看看南蛮的领地是最好不过。若能在附近找到通往巴蜀的捷径,开拓出来,就是一件大业绩。”符若初说的兴致勃勃。
“公子所图这件事,是否要瞒着新帝?”闵七有些担忧,“过几日与礼部的官员一道南下,除了摄政王的耳目要小心,江咏歌也是个高手,想瞒住他不太容易。”
符若初说道:“何必瞒着新帝。他登基三年,外无战事,内有摄政王干政,他自己没有什么功业可以吹嘘,总要有个施展的地方树立威信。我们是北燕人,若真寻到商路,也不能太明显的插手南昭的事。只能是从中渔利、借势,安插自己人进去,与南蛮诸部保持关系就好,赚钱还不是最重要的。”
闵七眼睛一亮:“是啊,公子说的对,是属下狭隘了。”
等闵七退下之后,符若初又将孟如川留在了卧房之内。
“今日面见新帝,辛苦你了。”符若初安慰,“我知你不愿意跪他们,下次尽量避免在让你去那种难堪的场合。”
孟如川面露诧异之色:“公子,我表现的可有不妥,为何你能看出?”
“你跪的远,看不出什么。我就是心里想着你所想之事,瞎猜一下。这才一诈,果然你就招了。”符若初皎洁一笑。
孟如川耳根一红,转开话题道:“公子今日又留我在卧房,可还是要让我宽衣服侍?”
“哈哈,你莫非是害羞了?当初第一次给你疗伤,你失去神智,自己都不会动,全身上下什么地方我没见过?如今也不是一次两次了,都熟悉了,闭着眼睛也知道你身上那些伤痕在哪里。只盼着你以后莫要再添新伤。”符若初一面这样说,脑海中就浮现起了他不穿衣服伤痕累累的样子,不禁色迷心窍,想入非非。
“公子,你怎么流鼻血了,是火气太旺了么?”孟如川惊讶的问。
符若初这才察觉鼻孔有热流涌出,天啊,她这是怎么了。冷静!大事未成,美男养眼就好,切勿再想其他了。可是过几日一起南下,乘舟而行,美男在侧朝夕相处,实在是,很值得期待呢。
“公子认为之前宫宴上的刺杀,真是摄政王做的?可这件事,能让摄政王得到什么好处?”孟如川问的很直白。
符若初当然还有其他想法,不过她也想听听孟如川如何说:“你以为呢?”
孟如川上前一步,几乎与符若初脸贴着脸,用只有两人才能听到的声音说道:“我觉得这更像是新帝谋划的一次试探。”
符若初点点头:“新帝这是故意用很拙劣的手法在试探摄政王的底线。”
孟如川微微一笑点点头。
符若初并没有过多解释。在新帝面前,她故意说是摄政王主谋刺杀之事,是为了迷惑新帝,让他们对她的才智少一些防备掉以轻心。而今只有孟如川在场,她不打算隐藏想法,可是不用多说,他就已经全然明了,她看的出。
这样的感觉太妙了,是心有灵犀,还是难得知己?
其实新帝这个手法蕴含着几重套路。
第一重,普通人在大殿上就能想到,刺客或许是新帝的人。否则怎么会那么巧,二皇子生病没有出席宴会,新帝刚借口离开,就来了这么一波刺客?可是仔细又一想,新帝又不是傻子,怎么会明晃晃在自己的宴席上用这么低劣的手法安排刺客,攻击的目标还是摄政王最看重的嫡幼子刘贸?
于是进入了第二重猜疑,今日刺杀之事应该是摄政王安排的苦肉计。否则为什么那些刺客都被灭口了?再者平素新帝的宴席,摄政王基本不会安排刘贸出席。这一次,为什么一反常态,既让刘贸出席还安排了武艺高强的侍从?这样的行刺,其目的是看看新帝这边的人里有否能人异士?还是为了找寻那些尚存动摇之心的人,在刘贸遇刺之时,能出手相助的人说不得以后可以拉拢。
结果,除了符若初以外,就连武艺高强的江咏歌都躲在侍从身后,一点出手维护的意思都没有。这证明其他人要么是自身难保的酒囊饭袋,要么就是冷眼旁观,巴不得刺客行刺成功。
第三重,要想明白这件事对谁的好处最大,才能找到真正的主谋。今日宫宴刺客行刺摄政王之子刘贸的事情肯定会传出去,那些并未在现场的人,若是有脑子能仔细想,都会觉得是摄政王在搞阴谋,从而更加同情被算计的新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