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第921节(3 / 4)
昌义,“……”
竹兰噗呲笑着,“行了,你有功夫和我们说,不如多和明瑞说说。”
昌义摸着鼻子,“儿子不好意思。”
为儿子谋划应该的,他脸皮再厚不好意思当儿子面说。
周书仁,“所以好意思向你爹我说?”
“您为儿子付出许多,儿子想与您分享,您一定感同身受。”
周书仁不想继续这个话题,问着,“你确认工匠心甘情愿给的手札?我可不想明日在朝堂上被人参一本。”
古代传承手札是宝贝,关乎一个家的未来,能进入工部的都是大师级别,更重视传承了!
昌义,“儿子保证对方心甘情愿。”
“那就好,行了,你也回吧。”
昌义,“!!”
他还有话和爹说的!
周书仁见儿子憋屈的离开,眼底都是笑,等昌义出门,对着媳妇道:“现在知道当爹多不容易了。”
“是,是,孩子们都知道你最不容易。”
周书仁摸着胡子,“明瑞对于教育的确有天赋。”
竹兰也笑了,“是啊,这孩子很适合做教育。”
周书仁也是俗人,他也期望后背能在史书上留名,想一想,小老头更高兴了,还哼起了小曲。
次日,竹兰带着玉宜去礼佛,坐在马车内,竹兰拿过孙女的手帕,“你的绣工越来越好了。”
帕子上的兰花跟真的一样。
玉宜见奶奶喜欢,“孙女也给奶奶绣几条手帕。”
“不用,绣多了伤眼睛,奶奶不缺帕子。”
她喜欢也不会让孙女绣,府内养着绣娘,哪里用孙女给她绣。
玉宜,“奶奶,您真好。”
竹兰笑着,“你们也好,都是有孝心的好姑娘。”
几个孙女各有特色,孝心却是一样的。
说话间与陶氏汇合,陶氏带了消息,“我儿媳妇回京住一阵子。”
“回来尽孝?”
陶氏点头,“儿子惦记老爷子,让儿媳妇回来看看。”
竹兰问,“你不高兴?”
陶氏的确不高兴,“儿子写信回来说在外任职孤单。” ↑返回顶部↑
竹兰噗呲笑着,“行了,你有功夫和我们说,不如多和明瑞说说。”
昌义摸着鼻子,“儿子不好意思。”
为儿子谋划应该的,他脸皮再厚不好意思当儿子面说。
周书仁,“所以好意思向你爹我说?”
“您为儿子付出许多,儿子想与您分享,您一定感同身受。”
周书仁不想继续这个话题,问着,“你确认工匠心甘情愿给的手札?我可不想明日在朝堂上被人参一本。”
古代传承手札是宝贝,关乎一个家的未来,能进入工部的都是大师级别,更重视传承了!
昌义,“儿子保证对方心甘情愿。”
“那就好,行了,你也回吧。”
昌义,“!!”
他还有话和爹说的!
周书仁见儿子憋屈的离开,眼底都是笑,等昌义出门,对着媳妇道:“现在知道当爹多不容易了。”
“是,是,孩子们都知道你最不容易。”
周书仁摸着胡子,“明瑞对于教育的确有天赋。”
竹兰也笑了,“是啊,这孩子很适合做教育。”
周书仁也是俗人,他也期望后背能在史书上留名,想一想,小老头更高兴了,还哼起了小曲。
次日,竹兰带着玉宜去礼佛,坐在马车内,竹兰拿过孙女的手帕,“你的绣工越来越好了。”
帕子上的兰花跟真的一样。
玉宜见奶奶喜欢,“孙女也给奶奶绣几条手帕。”
“不用,绣多了伤眼睛,奶奶不缺帕子。”
她喜欢也不会让孙女绣,府内养着绣娘,哪里用孙女给她绣。
玉宜,“奶奶,您真好。”
竹兰笑着,“你们也好,都是有孝心的好姑娘。”
几个孙女各有特色,孝心却是一样的。
说话间与陶氏汇合,陶氏带了消息,“我儿媳妇回京住一阵子。”
“回来尽孝?”
陶氏点头,“儿子惦记老爷子,让儿媳妇回来看看。”
竹兰问,“你不高兴?”
陶氏的确不高兴,“儿子写信回来说在外任职孤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