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二无别 第16节(2 / 4)
肖子校注视她隐隐发光的眼睛,眉梢微扬:“我的兴趣和本职工作只在于道地药材研究,能否成为扶贫项目,不是我能决定的。”在没有绝对的把握前,他从不会把话说满。
余之遇晃了他手腕一下,微微嗔道:“过份谦虚等于骄傲,小肖教授你能真诚点吗?”
肖子校发现她心情好,或是有求于他时,便喜欢称呼他“小肖教授”。他笑得无声,稍一垂眸,目光落在她手上:“我真诚地提醒余记者,村民思想保守,我们这样拉拉扯扯,放在从前是要结婚的。”
他说这话的时候唇边的笑意还没散,余之遇甩开他手时回敬道:“放在从前,三十岁还没结婚,你就是重点扶贫对象。”
肖子校有点好笑地看着她炸毛的样子,感慨了一句:“也不知道国家分配的,什么时候到位。”
作者有话要说: 余之遇:“我怎么觉得进山像是羊入虎口?”
肖子校:“……我还什么都没做。”
作者:“人家的小手你摸了,你的小腰也让人家搂了,你还想做什么?”
肖子校:“你天天在哪琢磨给我使绊子,我还能做什么?”
--------
我以前一直不懂为什么扶贫先扶智。直到去年《渔火已归》完结后去内蒙采风,到了兴安盟科右中旗的一个扶贫村,听村书记讲了那个关于毛驴的故事,我才知道有人因生于贫困,因没有受过教育,而甘于贫困,且不愿自力更生,只等着国家救济。
而在那个贫困村,也有一个养老院,因为有一些政策上的扶持,能够给予村里的老年人集中的照顾,为年轻人解决了一部分后顾之忧。当时我就在想,也许有一天,我在《渔火已归》中设想的康养小镇,真的会有。
--------
大家别错过上章的双倍红包哈,金额不大,留着看文呗。
这章依然2分留言送红包,明天十点继续。
第十八章
扶贫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余之遇也清楚不能操之过急,尤其对于这件事, 连有了方向的肖子校都不敢把话说太满, 她能做的更有限了。不过, 去了趟平山村,听了他“扶贫先扶智”的理念,她对于支教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鉴于李校长是支教老师出身, 余之遇特意去找李校长聊了聊。
此前肖子校来, 促成了临水小学与中医大的合作,为学校解决了经费问题。这次他带来了记者,李校长是欣喜的。他虽留在农村多年, 却也时刻关注国家和城市的发展, 深知媒体的力量。他比任何人都期待通过余之遇媒体人的身份与报道,为偏远贫困的临水带来新的机遇, 确切地说,是给临水的孩子,带来走出大山的希望。
李校长有问必答,且毫无保留地说:“不止是临水,现在不少农村学校学生越来越少,个别地方,一个村子可能就一两个学生。以至于学校不得不定期进行合并。学校留不住学生,更留不住老师,是很普遍的问题。”
说到这些,他心酸不已:“对于乡村教师来说, 很多村子地处偏远,教学和生活条件都差,再加上长期在基层工作,自身的婚姻也会成问题,渐渐地,就会觉得这里并非久留之地。曾经的理想很丰满,后来发现现实很骨感,就是这样吧。”
学生少,教师也越来越少,终于造成了现下的教育凋敝现象。
余之遇不解的是:“除了您之外,没有别的支教老师来过吗?”
李校长叹气:“陆续来过不少。但有些人拿支教当跳板,纯是为了评先晋级,形式主义。而那些有责任心的支教老师也终究是要走的,往往是学生们刚和老师熟悉了,适应了新的教学方式,也到了老师该走的时候。越是受欢迎的老师,走了之后对学生造成的影响越大。”
想起上一位支教老师走时,孩子们追着车跑的情景,他又说:“人相处久了,都是有感情的,尤其是孩子,他们的感情是最真挚,也最容易受创伤。”
这和除非有特殊的原因,没有家长愿意学校总给孩子换班主任,或是给孩子转学是同样的道理。余之遇理解,后又经李校长介绍,她与一位刘姓的乡村教师又聊了聊。
刘雨涵和余之遇年纪相仿,却已经是位母亲了。她说:“我们这有个说法叫‘十户六空,剩下的是不会走的和走不动的’。基本上每个村子的情况都差不多,很多村民外出打工,家里留着老人和小孩。老人要做农活,照顾不到,也照顾不了小孩学习,再加上村小软硬件设施都跟不上去,吸引不了小孩上学的兴趣,渐渐的,他们也不爱学了。”
话至此,刘老师笑得苦涩:“每年开学登记本上的人总是在减少,我们就要和李校长一起,各家各户去劝,去找学生回来上课,因此挨了不少骂。”
留守儿童已经成为农村学生的主力军,放任自流则是农村学生的常态。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他们不以身作则,不加以引导,小孩潜意识里根本认识不到上学的重要性,失去学习兴趣也不奇怪。
当然,也不能以偏概全,像苗苗那种爱读书,渴望课堂,但家里经济条件不允许的,在农村其实占多数。而杜青山那种觉得读书无用,不让女童读书的无知父母只是一小部分。
当晚,余之遇又敲开了肖子校的门。 ↑返回顶部↑
余之遇晃了他手腕一下,微微嗔道:“过份谦虚等于骄傲,小肖教授你能真诚点吗?”
肖子校发现她心情好,或是有求于他时,便喜欢称呼他“小肖教授”。他笑得无声,稍一垂眸,目光落在她手上:“我真诚地提醒余记者,村民思想保守,我们这样拉拉扯扯,放在从前是要结婚的。”
他说这话的时候唇边的笑意还没散,余之遇甩开他手时回敬道:“放在从前,三十岁还没结婚,你就是重点扶贫对象。”
肖子校有点好笑地看着她炸毛的样子,感慨了一句:“也不知道国家分配的,什么时候到位。”
作者有话要说: 余之遇:“我怎么觉得进山像是羊入虎口?”
肖子校:“……我还什么都没做。”
作者:“人家的小手你摸了,你的小腰也让人家搂了,你还想做什么?”
肖子校:“你天天在哪琢磨给我使绊子,我还能做什么?”
--------
我以前一直不懂为什么扶贫先扶智。直到去年《渔火已归》完结后去内蒙采风,到了兴安盟科右中旗的一个扶贫村,听村书记讲了那个关于毛驴的故事,我才知道有人因生于贫困,因没有受过教育,而甘于贫困,且不愿自力更生,只等着国家救济。
而在那个贫困村,也有一个养老院,因为有一些政策上的扶持,能够给予村里的老年人集中的照顾,为年轻人解决了一部分后顾之忧。当时我就在想,也许有一天,我在《渔火已归》中设想的康养小镇,真的会有。
--------
大家别错过上章的双倍红包哈,金额不大,留着看文呗。
这章依然2分留言送红包,明天十点继续。
第十八章
扶贫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余之遇也清楚不能操之过急,尤其对于这件事, 连有了方向的肖子校都不敢把话说太满, 她能做的更有限了。不过, 去了趟平山村,听了他“扶贫先扶智”的理念,她对于支教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鉴于李校长是支教老师出身, 余之遇特意去找李校长聊了聊。
此前肖子校来, 促成了临水小学与中医大的合作,为学校解决了经费问题。这次他带来了记者,李校长是欣喜的。他虽留在农村多年, 却也时刻关注国家和城市的发展, 深知媒体的力量。他比任何人都期待通过余之遇媒体人的身份与报道,为偏远贫困的临水带来新的机遇, 确切地说,是给临水的孩子,带来走出大山的希望。
李校长有问必答,且毫无保留地说:“不止是临水,现在不少农村学校学生越来越少,个别地方,一个村子可能就一两个学生。以至于学校不得不定期进行合并。学校留不住学生,更留不住老师,是很普遍的问题。”
说到这些,他心酸不已:“对于乡村教师来说, 很多村子地处偏远,教学和生活条件都差,再加上长期在基层工作,自身的婚姻也会成问题,渐渐地,就会觉得这里并非久留之地。曾经的理想很丰满,后来发现现实很骨感,就是这样吧。”
学生少,教师也越来越少,终于造成了现下的教育凋敝现象。
余之遇不解的是:“除了您之外,没有别的支教老师来过吗?”
李校长叹气:“陆续来过不少。但有些人拿支教当跳板,纯是为了评先晋级,形式主义。而那些有责任心的支教老师也终究是要走的,往往是学生们刚和老师熟悉了,适应了新的教学方式,也到了老师该走的时候。越是受欢迎的老师,走了之后对学生造成的影响越大。”
想起上一位支教老师走时,孩子们追着车跑的情景,他又说:“人相处久了,都是有感情的,尤其是孩子,他们的感情是最真挚,也最容易受创伤。”
这和除非有特殊的原因,没有家长愿意学校总给孩子换班主任,或是给孩子转学是同样的道理。余之遇理解,后又经李校长介绍,她与一位刘姓的乡村教师又聊了聊。
刘雨涵和余之遇年纪相仿,却已经是位母亲了。她说:“我们这有个说法叫‘十户六空,剩下的是不会走的和走不动的’。基本上每个村子的情况都差不多,很多村民外出打工,家里留着老人和小孩。老人要做农活,照顾不到,也照顾不了小孩学习,再加上村小软硬件设施都跟不上去,吸引不了小孩上学的兴趣,渐渐的,他们也不爱学了。”
话至此,刘老师笑得苦涩:“每年开学登记本上的人总是在减少,我们就要和李校长一起,各家各户去劝,去找学生回来上课,因此挨了不少骂。”
留守儿童已经成为农村学生的主力军,放任自流则是农村学生的常态。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他们不以身作则,不加以引导,小孩潜意识里根本认识不到上学的重要性,失去学习兴趣也不奇怪。
当然,也不能以偏概全,像苗苗那种爱读书,渴望课堂,但家里经济条件不允许的,在农村其实占多数。而杜青山那种觉得读书无用,不让女童读书的无知父母只是一小部分。
当晚,余之遇又敲开了肖子校的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