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节(2 / 4)
怀济道:“舍妹这些日子常上山采药,恐不在家中。”说着看向陈皮:“姑娘今儿可在家?”
陈皮道:“今儿天阴,怕赶上雨,甘草跟银翘死活拦着没让姑娘出去,刚过去的时候看见姑娘正在后头熬什么药膏子呢。”
曾思廉忙道:“若姑娘在,可否随在下守备府走一趟,不瞒张大人,母亲病了数日,郎中请了几个,药也吃了,却总不见好,闻听张姑娘医术通神,若能医好母亲,思廉定当重谢。”
张怀济道:“大人言重了,行医救人是医者本份,何用重谢,陈皮,你去叫怀清跟曾大人去一趟吧,莫耽搁了老夫人的病情。”
陈培应一声跑去后衙了,不大会儿功夫,怀清走了出来,跟曾思廉一照面,曾思廉就愣了,心说这不是那日在山上给那孩童治伤,又当中质问梁荣的小公子吗,怪不得当日觉得他少了几分阳刚之气,却原来是个姑娘。
怀清进了守备府,后头还跟了个余隽,进了后堂,却见有一年轻男子正坐在床前翻医书,嘴里喃喃嘀咕着:“不能啊,不能啊,我的方子明明对症啊……”
曾思廉忙道:“姑娘不要过意,他是舍弟思正,不知中了什么魔怔,自小便想当个郎中,母亲不应他,就自己看医书,家里人逢有病的,让他开个方子,倒也能应验,母亲便由着他了。”
说着过去道:“思正,你在哪儿瞎鼓捣什么,张姑娘来了。”
那年轻人扭过头看了怀清两眼道:“你就是南阳城百姓嘴里的神医,怎么是个小丫头啊?你真会治病?”
曾思廉咳嗽一声:“思正不许胡闹,快让姑娘给母亲号脉。”看得出年轻人极敬重曾思廉这个大哥,听了曾思廉的话,忙站到一边,却仍好奇的看着怀清。
怀清倒想起以前的事,当年自己跟着爷爷学医,也是这般,天天想着方子,怎么不对呢,怎么就不管用呢,爷爷在一边儿不说话,就笑眯眯的看着她,等她实在琢磨不出来了,才开口点拨一句,这一句便记在了心里,再不会忘。想着,不禁暗暗叹息,此一生恐再也见不着爷爷了。
怀清坐下给老夫人号脉,一边看老夫人的面色,显是病了几日,没什么精神,脸色也颇为憔悴,便如此,也瞧得出性子极为刚强,想来能教出曾思廉这样的儿子,必然不会是软弱之人。
老夫人极为困倦,却仍能支撑着跟怀清说了句:“有劳姑娘。”
怀清号了脉,早有人备好笔墨,怀清略斟酌,提笔写下一方,刚写完,就听曾思廉的兄弟道:“怎可用黄连?”
☆、第56章
怀清侧头看他:“为什么不能用黄连?”曾思正摇头:“家母年高体弱,恐灭真火,自然不能用黄连。”
怀清笑了:“老夫人两尺脉长而有神,本元坚固,且有病则病治之,用之何害。”说着见旁边案头有一方,想是曾思正开的,拿起看了看道:“公子这药方开的极对症,不奏效只因缺了一味黄连,老夫人之病由热邪郁于心胃之间,非黄连不可治其病。”
曾思正愣了良久,方道:“姑娘果然医术精湛。”
怀清忙道:“不敢称精湛,若病的不是令堂,想来也不用我走这一趟了,古人常云,医不治己,只因事不关己,关己则乱,因是令堂,你心怕有失,故此开方下药便多有顾虑,却不知病所起者,药达方愈,若瞻前顾后难免顾此失彼。”
曾思正深深一躬:“思正受教了。”
怀清道:“不敢当。”把方子递给他,曾思正接了方子,唤了小厮进来吩咐:“照此方抓两剂药来。”
那小厮道:“往常都是一副三剂,怎今儿只两剂。”
曾思正道:“蠢材,蠢材,此药一剂可安,二剂愈矣,做什么还抓三剂。”那小厮方去了,怀清莞尔。
曾思廉亲送两人出来才道:“舍弟鲁莽,张姑娘莫介意才是。”
怀清道:“ 学医之人这般方有进益,令弟熟读医书,早已入门,欠缺的只是经验,若能去医馆历练,将来必成名医。”说着看向余隽。
余隽道:“若曾少爷有意,可去汝州城庆福堂医馆坐堂。”
庆福堂?曾思廉这时候方看向余隽,这个少年莫不是余家的少东家,皇后娘娘的亲侄子,心里暗惊,琢磨这张怀济兄妹到底什么来头,竟跟余家有干系只不过,思正学医之事,虽近些年母亲不再阻拦,心里却仍盼着思正能考科举,从科举出仕,才是正途。
想到此,便有些犹豫,余隽如何看不出,有道是人各有志,不需强求,遂笑笑作罢,跟怀清上车回了县衙。
到了衙门口,怀清想起什么道:“有一事还要请教少东家,请少东家跟我来。”
余隽笑看着她道:“我以为张怀清该是个磊落而不拘小节的女子,你这一口一个少东家,叫的我好生别扭,我倒更乐意人家称我一声大夫。” ↑返回顶部↑
陈皮道:“今儿天阴,怕赶上雨,甘草跟银翘死活拦着没让姑娘出去,刚过去的时候看见姑娘正在后头熬什么药膏子呢。”
曾思廉忙道:“若姑娘在,可否随在下守备府走一趟,不瞒张大人,母亲病了数日,郎中请了几个,药也吃了,却总不见好,闻听张姑娘医术通神,若能医好母亲,思廉定当重谢。”
张怀济道:“大人言重了,行医救人是医者本份,何用重谢,陈皮,你去叫怀清跟曾大人去一趟吧,莫耽搁了老夫人的病情。”
陈培应一声跑去后衙了,不大会儿功夫,怀清走了出来,跟曾思廉一照面,曾思廉就愣了,心说这不是那日在山上给那孩童治伤,又当中质问梁荣的小公子吗,怪不得当日觉得他少了几分阳刚之气,却原来是个姑娘。
怀清进了守备府,后头还跟了个余隽,进了后堂,却见有一年轻男子正坐在床前翻医书,嘴里喃喃嘀咕着:“不能啊,不能啊,我的方子明明对症啊……”
曾思廉忙道:“姑娘不要过意,他是舍弟思正,不知中了什么魔怔,自小便想当个郎中,母亲不应他,就自己看医书,家里人逢有病的,让他开个方子,倒也能应验,母亲便由着他了。”
说着过去道:“思正,你在哪儿瞎鼓捣什么,张姑娘来了。”
那年轻人扭过头看了怀清两眼道:“你就是南阳城百姓嘴里的神医,怎么是个小丫头啊?你真会治病?”
曾思廉咳嗽一声:“思正不许胡闹,快让姑娘给母亲号脉。”看得出年轻人极敬重曾思廉这个大哥,听了曾思廉的话,忙站到一边,却仍好奇的看着怀清。
怀清倒想起以前的事,当年自己跟着爷爷学医,也是这般,天天想着方子,怎么不对呢,怎么就不管用呢,爷爷在一边儿不说话,就笑眯眯的看着她,等她实在琢磨不出来了,才开口点拨一句,这一句便记在了心里,再不会忘。想着,不禁暗暗叹息,此一生恐再也见不着爷爷了。
怀清坐下给老夫人号脉,一边看老夫人的面色,显是病了几日,没什么精神,脸色也颇为憔悴,便如此,也瞧得出性子极为刚强,想来能教出曾思廉这样的儿子,必然不会是软弱之人。
老夫人极为困倦,却仍能支撑着跟怀清说了句:“有劳姑娘。”
怀清号了脉,早有人备好笔墨,怀清略斟酌,提笔写下一方,刚写完,就听曾思廉的兄弟道:“怎可用黄连?”
☆、第56章
怀清侧头看他:“为什么不能用黄连?”曾思正摇头:“家母年高体弱,恐灭真火,自然不能用黄连。”
怀清笑了:“老夫人两尺脉长而有神,本元坚固,且有病则病治之,用之何害。”说着见旁边案头有一方,想是曾思正开的,拿起看了看道:“公子这药方开的极对症,不奏效只因缺了一味黄连,老夫人之病由热邪郁于心胃之间,非黄连不可治其病。”
曾思正愣了良久,方道:“姑娘果然医术精湛。”
怀清忙道:“不敢称精湛,若病的不是令堂,想来也不用我走这一趟了,古人常云,医不治己,只因事不关己,关己则乱,因是令堂,你心怕有失,故此开方下药便多有顾虑,却不知病所起者,药达方愈,若瞻前顾后难免顾此失彼。”
曾思正深深一躬:“思正受教了。”
怀清道:“不敢当。”把方子递给他,曾思正接了方子,唤了小厮进来吩咐:“照此方抓两剂药来。”
那小厮道:“往常都是一副三剂,怎今儿只两剂。”
曾思正道:“蠢材,蠢材,此药一剂可安,二剂愈矣,做什么还抓三剂。”那小厮方去了,怀清莞尔。
曾思廉亲送两人出来才道:“舍弟鲁莽,张姑娘莫介意才是。”
怀清道:“ 学医之人这般方有进益,令弟熟读医书,早已入门,欠缺的只是经验,若能去医馆历练,将来必成名医。”说着看向余隽。
余隽道:“若曾少爷有意,可去汝州城庆福堂医馆坐堂。”
庆福堂?曾思廉这时候方看向余隽,这个少年莫不是余家的少东家,皇后娘娘的亲侄子,心里暗惊,琢磨这张怀济兄妹到底什么来头,竟跟余家有干系只不过,思正学医之事,虽近些年母亲不再阻拦,心里却仍盼着思正能考科举,从科举出仕,才是正途。
想到此,便有些犹豫,余隽如何看不出,有道是人各有志,不需强求,遂笑笑作罢,跟怀清上车回了县衙。
到了衙门口,怀清想起什么道:“有一事还要请教少东家,请少东家跟我来。”
余隽笑看着她道:“我以为张怀清该是个磊落而不拘小节的女子,你这一口一个少东家,叫的我好生别扭,我倒更乐意人家称我一声大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