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节(2 / 4)
而且,黄宗羲、顾炎武等人还认为,内阁总理应该以五年一个任期,期满后,由光禄院再进行推举。
这是焦点问题,陈奇瑜、黄宗羲等人使出浑身解数,试图让皇帝、林纯鸿都同意他们的方案。
当朱由检见到这个提议后,一下子抛弃了所有幻想,变得万念俱灰。
朱由检现在终于明白了,光禄院压根就没有任何拥护皇帝陛下的意思,他们所做的一切,只是代表士大夫阶层向林纯鸿讨要权力罢了。
至于皇帝,只是他们拿出来向林纯鸿讨价要价的本钱而已!
残酷的现实,让朱由检彻底失去了活下去的愿望。当晚,朱由检在宫中试图上吊自杀,被敏锐的曹化淳阻止。
曹化淳劝告朱由检,禁卫军团、靖国军团大部分军官来源于京营,足以信任。禁卫军团业已抵达京师外围,靖国军团不日就要抵达京师,何不等两个军团部署到位后,让林纯鸿知晓鱼死网破的惨重代价呢?
朱由检觉得曹化淳说得有理,恢复了少许信心,对陈奇瑜、黄宗羲提出的方案不置可否。
陈奇瑜、黄宗羲等人并不知道朱由检心思的变化,开始集中精力去说服林纯鸿。
黄宗羲非常委婉地向林纯鸿提出,如果按照阁幕扩大会议推举产生内阁总理的方案,林纯鸿在世时,并无多大不妥,一旦他年老或者归天,这个体制如何防止平庸的内阁总理掌权一辈子?如此一来,最终祸害的只是黎民百姓,甚至还会将整个华夏文明带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黄宗羲还向林纯鸿承诺,一旦林纯鸿认可内阁总理由光禄院推举,他和顾炎武、堵胤锡一道,说服所有光禄大夫推举他成为内阁总理。
林纯鸿断然拒绝了黄宗羲的建议。
第六百九十五章 争斗不休
让一帮从未有过行政经验的光禄大夫推举帝国最高掌权者,这是儿戏!
这帮崇尚清谈、不通实务的家伙,最终推举出的,十有八九是不通实务、声望极高的道德完人,那对整个华夏来说,无异于灾难。
历史上有过例子,比如王莽!
当然,林纯鸿知道,后世最终会出现如同光禄院一样的机构,而且还会通过议员投票或者全民一民一票的方式选出整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对这种方式,林纯鸿呲之以鼻。
这种方式当然比世袭制要进步得多,但好的也有限。能通过选举爬上高位的,道德方面大体比较完美,表演能力、演说能力一定非常强,但说到治国能力,则很难判定。
也许,一人一票那玩意对小国寡民比较合适,对传统上组织松散的国家比较合适,而对大明这样人口众多、疆域辽阔、历史上习惯于中央集权的国家可能并不适合。
林纯鸿敢肯定,几十年后,若大明由光禄院推举内阁总理,最终推出的人选若不是政治手腕最强、掌握实权最多的人,大明必然爆发内乱。
与其如此,还不如直接由官僚机构决定由掌握实权最多的人上位。
不过,林纯鸿也不是全部反对黄宗羲等人的提议。比如,五年任期的设置就比较合理,万一昏庸之人登上了大位,五年的任期设置可以将损失降到最低。
至于黄宗羲担心平庸的内阁总理至死方休,林纯鸿也觉得非常棘手。
一般而言,首脑能搞上一辈子,绝不是平庸之辈,如张居正、严嵩(八十多了才下台,大体算至死方休)。张居正乃大明中兴的功臣,呆在大位上自然无虞,可是像严嵩这样的家伙,要是一直呆在大位上,可真是大明之祸。
规定内阁总理最多担任两个任期?或者授予光禄院弹劾权?
正当林纯鸿纠结不已时,忽然接到密报:皇太极派人与吴三桂、祖大寿接触,劝说两人投降满清,吴三桂、祖大寿两人不置可否。
看来,皇太极对大明的局势还算了解,使出了阴招。而吴三桂、祖大寿则顺势而为,将自己当成了朝廷、满清鞑子和荆州争夺的香饽饽。
这个时机把握得相当好,毕竟,朝廷调回靖国、禁卫两军团,荆州在京师周边的兵力显得有点不足。
鉴于形势越来越复杂,士大夫阶层、皇权、地方军阀纠缠成一团,前景愈来愈不明朗,林纯鸿与周望商议良久,决定将龙武军团(前面诸多章节将龙武军团和天武军团写混了,龙武军团乃骑兵军团,指挥使吴天柱,在西域作战。而天武军团乃最初的重步兵军团,指挥使李光祖,驻扎在方城。)调回西安,震慑草原、西北,西域防务暂由神刃军负责。 ↑返回顶部↑
这是焦点问题,陈奇瑜、黄宗羲等人使出浑身解数,试图让皇帝、林纯鸿都同意他们的方案。
当朱由检见到这个提议后,一下子抛弃了所有幻想,变得万念俱灰。
朱由检现在终于明白了,光禄院压根就没有任何拥护皇帝陛下的意思,他们所做的一切,只是代表士大夫阶层向林纯鸿讨要权力罢了。
至于皇帝,只是他们拿出来向林纯鸿讨价要价的本钱而已!
残酷的现实,让朱由检彻底失去了活下去的愿望。当晚,朱由检在宫中试图上吊自杀,被敏锐的曹化淳阻止。
曹化淳劝告朱由检,禁卫军团、靖国军团大部分军官来源于京营,足以信任。禁卫军团业已抵达京师外围,靖国军团不日就要抵达京师,何不等两个军团部署到位后,让林纯鸿知晓鱼死网破的惨重代价呢?
朱由检觉得曹化淳说得有理,恢复了少许信心,对陈奇瑜、黄宗羲提出的方案不置可否。
陈奇瑜、黄宗羲等人并不知道朱由检心思的变化,开始集中精力去说服林纯鸿。
黄宗羲非常委婉地向林纯鸿提出,如果按照阁幕扩大会议推举产生内阁总理的方案,林纯鸿在世时,并无多大不妥,一旦他年老或者归天,这个体制如何防止平庸的内阁总理掌权一辈子?如此一来,最终祸害的只是黎民百姓,甚至还会将整个华夏文明带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黄宗羲还向林纯鸿承诺,一旦林纯鸿认可内阁总理由光禄院推举,他和顾炎武、堵胤锡一道,说服所有光禄大夫推举他成为内阁总理。
林纯鸿断然拒绝了黄宗羲的建议。
第六百九十五章 争斗不休
让一帮从未有过行政经验的光禄大夫推举帝国最高掌权者,这是儿戏!
这帮崇尚清谈、不通实务的家伙,最终推举出的,十有八九是不通实务、声望极高的道德完人,那对整个华夏来说,无异于灾难。
历史上有过例子,比如王莽!
当然,林纯鸿知道,后世最终会出现如同光禄院一样的机构,而且还会通过议员投票或者全民一民一票的方式选出整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对这种方式,林纯鸿呲之以鼻。
这种方式当然比世袭制要进步得多,但好的也有限。能通过选举爬上高位的,道德方面大体比较完美,表演能力、演说能力一定非常强,但说到治国能力,则很难判定。
也许,一人一票那玩意对小国寡民比较合适,对传统上组织松散的国家比较合适,而对大明这样人口众多、疆域辽阔、历史上习惯于中央集权的国家可能并不适合。
林纯鸿敢肯定,几十年后,若大明由光禄院推举内阁总理,最终推出的人选若不是政治手腕最强、掌握实权最多的人,大明必然爆发内乱。
与其如此,还不如直接由官僚机构决定由掌握实权最多的人上位。
不过,林纯鸿也不是全部反对黄宗羲等人的提议。比如,五年任期的设置就比较合理,万一昏庸之人登上了大位,五年的任期设置可以将损失降到最低。
至于黄宗羲担心平庸的内阁总理至死方休,林纯鸿也觉得非常棘手。
一般而言,首脑能搞上一辈子,绝不是平庸之辈,如张居正、严嵩(八十多了才下台,大体算至死方休)。张居正乃大明中兴的功臣,呆在大位上自然无虞,可是像严嵩这样的家伙,要是一直呆在大位上,可真是大明之祸。
规定内阁总理最多担任两个任期?或者授予光禄院弹劾权?
正当林纯鸿纠结不已时,忽然接到密报:皇太极派人与吴三桂、祖大寿接触,劝说两人投降满清,吴三桂、祖大寿两人不置可否。
看来,皇太极对大明的局势还算了解,使出了阴招。而吴三桂、祖大寿则顺势而为,将自己当成了朝廷、满清鞑子和荆州争夺的香饽饽。
这个时机把握得相当好,毕竟,朝廷调回靖国、禁卫两军团,荆州在京师周边的兵力显得有点不足。
鉴于形势越来越复杂,士大夫阶层、皇权、地方军阀纠缠成一团,前景愈来愈不明朗,林纯鸿与周望商议良久,决定将龙武军团(前面诸多章节将龙武军团和天武军团写混了,龙武军团乃骑兵军团,指挥使吴天柱,在西域作战。而天武军团乃最初的重步兵军团,指挥使李光祖,驻扎在方城。)调回西安,震慑草原、西北,西域防务暂由神刃军负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