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官府通告,趁着农闲,招募劳力铺路修桥,每日五十五文工钱!”
  乡民们大喜,这么看来,延续几千年的徭役,算是彻底废除,为官府干活,都要拿工钱的!
  什么为官府干活?铺路修桥,不都是为自己干活嘛!
  有部分乡民正在忍饥挨饿,忍不住问道:“我不想要钱,只想要粮食,可以吗?”
  话还未说完,就被乡民们嗤笑:“有了钱,还买不到粮食?县城里,不是新开了几家粮店么?价钱还算公道!”
  粮食乃战略物质,大明饱受缺粮之苦,顺带着,荆州早已废除招工发放粮食的做法,全部发放工钱。这个做法,自然被马世奇带到了交趾。
  当然,马世奇还有另外一层考虑,以钱代替粮食付工钱,还有推动工商发展的奇效。
  这个就不为弓兵队长所知了。
  弓兵队长和乡民们只知道,现在挣钱比以前容易多了。而且官府的效率也非常高,稍稍等了十数日,各大工程便相继开工,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马世奇以工程建设为治理之始,堪称最为理智的选择。不仅有赈济乡民的功效,而且将交趾底层百姓迅速收心,不复当初的惊惶与不安。
  当然交趾的各府各县,也不是毫无规划,乱修一气。得益于锦普这个据点,交趾早就被军情司渗透得一塌糊涂。军中、民间关于交趾的地理民情记载非常详细,早在五年以前,行知书堂便有人专门组织各路人马,对交趾的交通和工商布局进行详细设计。
  这份设计在中书府睡了三年大觉后,现在终于派上了用场。
  除了大规模工程建设外,马世奇又令各县调查当地土特产、特色手工艺品,并拿样品至海安展示。
  马世奇在海安专门设立了商品展销会,并利用交趾任职官员的私人关系,说服各路商人至海安参会。
  这个展销会非常成功,商人们骤然发现,原来交趾有这么多好东西!
  比如牛角工艺品,牛角梳、牛角饰品之类的,既便宜,又精致,只要转手至广州后,就是暴利!
  再比如药材,白虎活络膏,采用山中的草药,利用祖传秘方配制,在止痛上有奇效,还有通经活络之效,受到了药材商们的热烈追捧。
  还有尖顶斗笠、红木工艺品、家具等等,销路都不错。
  商人大量收购交趾的手工艺品,带来了大量的资金,还让交趾人每日忙碌,腰包越来越鼓。
  商人中,总有一些眼光长远、感觉敏锐的优秀者,他们观察林纯鸿治理一地的过往,立即推断出,交趾将进行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因此,待交趾稍稍安定,这帮商人便前至交趾,烧制石灰者有之,进山伐木者有之,烧制青砖红瓦者有之……
  更让人拍案叫绝的是,郑梦帆见红河三角洲类似于江南,认为造船有极为广阔的前景,立即利用温州造船工坊积累的人手和技术,跑到海安勘测海岸线,准备在海安造各种内河船只及海舟!
  各项事业稳步推进,交趾五府的总人口目前才不到二十万,哪堪使用?几千年来,交趾第一次出现了人力不够用的情景。
  考虑到康定博还要在太原施展拳脚,又考虑到迅速同化交趾人的现实需求,马世奇专门组织了一帮写手,拼命描绘交趾的美好前景,并许诺,凡是到交趾者,都能分配六亩年产稻米四石的良田,纳税一如内地。
  文章在广州、荆州、扬州乃至西安的各大报纸上刊登。这些文章,甚至还流传至京师、沈阳,就连朝鲜的汉阳,也听到了交趾的传闻。
  马世奇在海安专门设立接待部门,对前来交趾安家的汉人进行引导,帮助他们安家落户。短短的三个月内,前来交趾的汉人居然超过了两万,直把马世奇喜得合不拢嘴。
  不破不立,交趾五府被摧残后,治理反而显得容易。在马世奇的精心烹制下,五府终于慢慢踏上了正轨,开始高速发展。
  第六百六十三章 灭国之战(八)
  交趾红河沿岸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除了极个别北部山区外,没有明显的冬天,与广州相差不多。
  自从贯彻清野一策后,达官贵人、地主老财还好说,从东部迁移时,多多少少还带了一些粮食和家当,过三五个月不成问题。对普通乡民来说,这三五个月堪称地狱。
  交趾虽无冬天,但到了冬腊月,还是会有寒潮的。前不久,就从北部山区吹来一股寒潮,直把乡民们冻得瑟瑟发抖。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