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节(1 / 4)
起因是南方出现了缫丝机,这种烧煤的机器,一架机器能抵上百个熟练缫丝工。这些年,江南的丝织业被南方沿海大大冲击,而江南产得最多的不是丝绸,而是才子。才子又通过科举进入官场。江南文风浓厚、人口众多、商业发达、手工业发达、多有高官庇护,几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终于形成了江南利益集团。
朝廷下达了一个“聪明”的政策,下令捣毁缫丝机、纺织机。“男女混杂做工,有悖伦常;黑烟漫天、鬼哭狼嚎,伤龙脉风水;令铁器夺千万人生机,君子不耻。不当存世。”
每当一种制度、一个争权走到穷途末路的时候,总会发生许多啼笑皆非、匪夷所思的事情。那么浅显、那么简单的道理,身在局中的人就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老话说得好,欲要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猖狂。
后世称之为纺织□□的事件发生了。背后有朝中大员撑腰的江南纺织利益集团,纠结官兵和愚昧百姓,捣毁缫丝厂、纺织厂等等厂房,打伤、打死工人。工人们背后难道空无一人吗?新思想早就在这片土地上传播许久,只是瞒着北方罢了。能在这些地方继续做官的人,都是贾政这个吏部尚书特意安排的“新人”。
有思想、有组织、有武装,南方起义,星火燎原,瞬间连成一片。
“南方暴民勾结番邦,冲击官署,十恶不赦!领头的乃是一名自称西风的中年男子,乃是我之人,具体背景还未查到,恐怕是流寇、暴徒一流,趁机作乱,不可不防。请皇太后下旨,捉拿叛军首领!”北方大多数人,还沉浸在腐朽的封建思想中,沉浸在封建王朝最后的余辉中。
“是吗?姓西啊。我倒知道他们的主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还有许多书籍传开。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众卿也把这些书籍拿回去翻看一下,好找出对付他们的法子。”迎春示意,女官给每位上朝的官员发了厚厚一大摞书籍,只有贾家兄弟没有。大家也理解,这可能就是贾家献上去的,不然皇太后一个深宫女子,从哪儿弄到这些东西。
“陛下已到弱冠之年,臣奏请皇太后,为陛下择淑女配之。”也有人提议皇帝早些亲政,年轻的皇帝总比身后有老奸巨猾三贾护航的皇太后好对付。
“如今叛乱四起,暴民遍地,皇帝想在此时亲政吗?”迎春一点儿都不委婉的问道。
皇帝就坐在她旁边,虽然龙椅比凤椅大,位置也在正中间,可皇帝对迎春言听计从。“朕如今能力不足,还请皇嫂再辛劳一阵。”
迎春点头,面无表情的看着朝臣,好像在说:看,不是我不放权,是皇帝没本事接下。
回到崇政殿,迎春写了一封信交给父亲,转交给西风:“我想活着脱下凤袍。”
皇太后敢在朝会上直接发“反书”,可见南方的思想传播何等深入。民间也开始四处流传这些书籍,原本涌动的暗流一下子爆发了,新思想终于名正言顺在北方大地上传播。
既得利益者叫骂不休,“无法无天、违背天理人伦、谬论!”天天叫嚣着要查封禁止这些反书。能通过这些书籍得到利益的人,则推崇备至,奉为神书。这些年迎春当政,大力推行平民教育,识字的人越来越多,愚民政策越来越不管用。认识到我还可以过得更好,我的权利原来还可以这行使的人越来越多。
没办法禁止,让一本书畅销的最好办法就是禁止它。皇天后带头读,听说皇帝也读,北方大地像揭开被子的冬小麦,被新思想这场春风,彻底吹醒了。
由西风领导的南方起/义军节节胜利,他们稳扎稳打,每到一处,先分田,用暴力摧毁老旧一套,再用新思想、新组织、新文化润养。
贾家率先放弃了金陵的田地,被人嘲笑胆小怕事。皇太后似乎也被来势汹汹的叛乱吓住了,让人腹诽果真女流之辈。
叛乱总是要有人镇压的,皇太后挑选那些最古板、最最忠贞的人去,他们对就的利益的维护和对封建王朝的忠贞,即便还有余晖,也注定被历史的车轮扫进垃圾堆。
北方土地大片大片沦落,在京高官终于明白过来,王朝已经走到了末路。大家都在想办法和南方起义军联系上,他们不介意换个人跪,一样是皇帝。
终于,只剩下京城这座王都了。打下了京城,南方起义军就能名正言顺的入主中原了。不怕,不怕,我们还有九城兵马司,还有京畿护军、禁卫军。再不济前朝皇帝总占据着大义正统,新朝想要正统,就该尊重他们这些老臣。在京官员这样安慰自己。
第二天一早醒来,京城早已变了模样,街上行走的是穿着新式军服的南方起义军。
京城早在不知不觉之间易主,他们中一定有内奸,一定有内奸!
上朝的钟声照样响起,朝臣么试探着跨出家门,发现这些南方起义军好像并不伤人,终于壮着胆子,把裹在包袱里的朝服拿出来匆忙穿戴上,着急往大朝会去。
今日大朝会,人来得格外多。等到众臣三呼万岁之后,皇太后终于说明主题:南方起义军已经接管皇城。
在喧哗讨论声中,南方起义军首领西风穿着新式军礼服大步走上大殿。
“这……这……他怎么如此眼熟?”有人小声发出议论。
“看着像是,像是……”已经看出来的人不敢说,眼睛不住偷看还站在朝上的三贾,难道?
西风大步上殿,朗声道:“妹妹,我来接你回家。”
迎春笑了,她偶从凤椅上起身,脱掉外罩的龙凤纹大衣裳,慢慢走下丹璧。
儿皇帝被震傻了,直到迎春走出大殿,他此惊呼道:“你们贾家要谋反?你不做皇太后做公主?为什么?” ↑返回顶部↑
朝廷下达了一个“聪明”的政策,下令捣毁缫丝机、纺织机。“男女混杂做工,有悖伦常;黑烟漫天、鬼哭狼嚎,伤龙脉风水;令铁器夺千万人生机,君子不耻。不当存世。”
每当一种制度、一个争权走到穷途末路的时候,总会发生许多啼笑皆非、匪夷所思的事情。那么浅显、那么简单的道理,身在局中的人就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老话说得好,欲要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猖狂。
后世称之为纺织□□的事件发生了。背后有朝中大员撑腰的江南纺织利益集团,纠结官兵和愚昧百姓,捣毁缫丝厂、纺织厂等等厂房,打伤、打死工人。工人们背后难道空无一人吗?新思想早就在这片土地上传播许久,只是瞒着北方罢了。能在这些地方继续做官的人,都是贾政这个吏部尚书特意安排的“新人”。
有思想、有组织、有武装,南方起义,星火燎原,瞬间连成一片。
“南方暴民勾结番邦,冲击官署,十恶不赦!领头的乃是一名自称西风的中年男子,乃是我之人,具体背景还未查到,恐怕是流寇、暴徒一流,趁机作乱,不可不防。请皇太后下旨,捉拿叛军首领!”北方大多数人,还沉浸在腐朽的封建思想中,沉浸在封建王朝最后的余辉中。
“是吗?姓西啊。我倒知道他们的主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还有许多书籍传开。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众卿也把这些书籍拿回去翻看一下,好找出对付他们的法子。”迎春示意,女官给每位上朝的官员发了厚厚一大摞书籍,只有贾家兄弟没有。大家也理解,这可能就是贾家献上去的,不然皇太后一个深宫女子,从哪儿弄到这些东西。
“陛下已到弱冠之年,臣奏请皇太后,为陛下择淑女配之。”也有人提议皇帝早些亲政,年轻的皇帝总比身后有老奸巨猾三贾护航的皇太后好对付。
“如今叛乱四起,暴民遍地,皇帝想在此时亲政吗?”迎春一点儿都不委婉的问道。
皇帝就坐在她旁边,虽然龙椅比凤椅大,位置也在正中间,可皇帝对迎春言听计从。“朕如今能力不足,还请皇嫂再辛劳一阵。”
迎春点头,面无表情的看着朝臣,好像在说:看,不是我不放权,是皇帝没本事接下。
回到崇政殿,迎春写了一封信交给父亲,转交给西风:“我想活着脱下凤袍。”
皇太后敢在朝会上直接发“反书”,可见南方的思想传播何等深入。民间也开始四处流传这些书籍,原本涌动的暗流一下子爆发了,新思想终于名正言顺在北方大地上传播。
既得利益者叫骂不休,“无法无天、违背天理人伦、谬论!”天天叫嚣着要查封禁止这些反书。能通过这些书籍得到利益的人,则推崇备至,奉为神书。这些年迎春当政,大力推行平民教育,识字的人越来越多,愚民政策越来越不管用。认识到我还可以过得更好,我的权利原来还可以这行使的人越来越多。
没办法禁止,让一本书畅销的最好办法就是禁止它。皇天后带头读,听说皇帝也读,北方大地像揭开被子的冬小麦,被新思想这场春风,彻底吹醒了。
由西风领导的南方起/义军节节胜利,他们稳扎稳打,每到一处,先分田,用暴力摧毁老旧一套,再用新思想、新组织、新文化润养。
贾家率先放弃了金陵的田地,被人嘲笑胆小怕事。皇太后似乎也被来势汹汹的叛乱吓住了,让人腹诽果真女流之辈。
叛乱总是要有人镇压的,皇太后挑选那些最古板、最最忠贞的人去,他们对就的利益的维护和对封建王朝的忠贞,即便还有余晖,也注定被历史的车轮扫进垃圾堆。
北方土地大片大片沦落,在京高官终于明白过来,王朝已经走到了末路。大家都在想办法和南方起义军联系上,他们不介意换个人跪,一样是皇帝。
终于,只剩下京城这座王都了。打下了京城,南方起义军就能名正言顺的入主中原了。不怕,不怕,我们还有九城兵马司,还有京畿护军、禁卫军。再不济前朝皇帝总占据着大义正统,新朝想要正统,就该尊重他们这些老臣。在京官员这样安慰自己。
第二天一早醒来,京城早已变了模样,街上行走的是穿着新式军服的南方起义军。
京城早在不知不觉之间易主,他们中一定有内奸,一定有内奸!
上朝的钟声照样响起,朝臣么试探着跨出家门,发现这些南方起义军好像并不伤人,终于壮着胆子,把裹在包袱里的朝服拿出来匆忙穿戴上,着急往大朝会去。
今日大朝会,人来得格外多。等到众臣三呼万岁之后,皇太后终于说明主题:南方起义军已经接管皇城。
在喧哗讨论声中,南方起义军首领西风穿着新式军礼服大步走上大殿。
“这……这……他怎么如此眼熟?”有人小声发出议论。
“看着像是,像是……”已经看出来的人不敢说,眼睛不住偷看还站在朝上的三贾,难道?
西风大步上殿,朗声道:“妹妹,我来接你回家。”
迎春笑了,她偶从凤椅上起身,脱掉外罩的龙凤纹大衣裳,慢慢走下丹璧。
儿皇帝被震傻了,直到迎春走出大殿,他此惊呼道:“你们贾家要谋反?你不做皇太后做公主?为什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