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女书记 第67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我这不是刚来吗?来了解了解情况。你们村几口人?”
  “人不多,就600多人,不到200户。”
  “一户三口人?”
  “差不多。现在没什么大家庭了,男的结婚就分家,那就算一户了。女的一般都嫁去几个邻村,也有嫁到镇上县里的。”
  “你们村有大学生吗?”
  马村长有点窘,“不瞒您说,村里到现在还没有出过大学生。”
  “你什么学历啊?”
  “初中。”
  “初中学历还是有点低了,不过也没办法。看你的年龄,十几年前也就是初中高中吧?”
  “对对。那时候不是说‘白卷光荣’吗?我性子野,贪玩,在镇上念完了初中就回来了,帮我爹做事。”
  “那也不错。能踏踏实实当好村长也不容易。”
  村子太小,村长甚至都不算是真正的公务员,也谈不上“以权谋私”让儿子当了村长,相反,这种最基层的小村子,很依赖宗族势力。
  虾尾村因为太小,没有自己的村小学,村里孩子要到邻村小学上学,每天来回要跑将近5公里,这还算是比较近的。
  也因为太小,没什么经济产业,小渔村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出海打渔,也还没有达到一户一船的水平,一条船也是很贵的,85年最新价格,一条小木船要上千块,带蓬的翻倍,面积越大就越贵,全村都没有那种能容纳全家住在船上的大船。
  姜明光到的不算早,早起打渔的渔民们已经回来了,镇委书记第一次参观了海边小渔船一天的收成。
  说实话,收获并不大,一条带有引擎和船舱的基本款渔船一天收个几十斤到上百斤就算丰收。打渔的基本流程是早起开船出海,不会跑远,都在几公里之内的近海,船尾放渔网下去,跑个1、2个小时收网,捞多少是多少。多跑一趟耗费的是柴油而不是时间,时间不值钱,柴油才值钱。
  因为不产粮食,米要花钱买。每天有镇上和县里的供销社、私人鱼贩来收海货,根据鱼虾的品种,价格不等,挑剩下来的鱼虾,渔民就将之晒干做鱼干。
  家家户户都会做鱼干、鱼子酱、虾酱,鱼子酱跟欧洲的鱼子酱不是一个概念,更类似肉酱,主要是拌饭吃。
  鱼虾的收购价非常低廉,小鱼几分到一角钱一斤,稀少的鱼也就是几角钱一斤而已,也没有类似桃花鱼那样绝无仅有的品种,少了很多特色,也导致卖不上价。
  贝壳类更便宜,一般也就是几分钱一斤,蛏子稍贵,竹蛏子就能算是“特产”,不过这玩意只要是个海滩就有,也不稀罕。
  海滩上有不少女人带着孩子在挖竹蛏子。
  “女人不能上船,不吉利,女人干完家务活就带着孩子来挖蛏子。”马村长这么说。
  “哪有不吉利这种事情?”姜明光笑着说:“老观念要改改了。我党是无神论者,什么不吉利!这都是封建时代的旧思想,要不得!”
  “是是,您说的对!”马村长忙点头同意,“不过这也是船太少了,男人都用不完,不需要女人上船。”
  “这确实是个问题。”姜明光也点头,“这么多女劳动力荒废着用不上,这不行啊,村长同志,你们村人少,船少,收入低,还浪费了一半劳动力,怎么能富裕起来呢?”
  马村长苦笑,“我也知道,但有什么办法呢?祖祖辈辈不就是这么过来的吗?”
  “现在是新时代了嘛,办法是人想出来的。”
  “那——”马村长试探着问:“镇里是不是想发展什么产业啊?”
  “发展是肯定要发展的,这种规划也不是镇里能决定的,要县里决定才行。”姜明光先给画了个大饼,“这个道理不难理解,村里富裕了,镇上富裕了,县里富裕了,那么几个县都富裕了,市里也就富裕了。这是每个群众、每个基层干部、每个领导都希望见到的,每个人都是赢家。所以你们基层同志一定要配合国家政策,眼光放长远一点。”
  “书记同志,您能不能透个风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