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节(2 / 4)
“你想得美!我儿子都上御学了,我还在念书呢!”三皇子毫不犹豫的打破了刘侾的希望,他还冷哼一声,“你放心好了,等你生了儿子,我哪怕是跑去父皇跟前长跪不起,也绝对会让你儿子破格来御学念书的!”
理论上来说,御学只收皇子皇孙,但事有特例对不对?反正只要圣上点头同意了,加个人又算得了什么呢?
再看刘侾,他那张俊脸都木了。
什么仇什么怨呢!
父子同朝为官,那叫美谈。
父子同堂上课,那叫丢人!
刘侾可气了,有这样的朋友吗?有福不一定同享,有难倒是必须同当。他要割袍断义!
然而,没等他动手,一个相当意外的消息传来了。
太后薨了。
第145章
听到这个消息时, 杨冬燕正听人说新的房舍。
老魏家如今这座宅子,还是当初窝头来南陵郡参加会试时,永平王府临时挪出来的。不能说特别好, 但因为时间太紧凑了,这已经是所有选择里头最好的一个了。
先前是够住的, 事实上哪怕搁在如今也是够的, 这主要得看究竟要怎么规划。假如像寻常百姓那般,一家子住一个院子的,那无论如何都能住得下。但既然老魏家已经改换门庭了,那就得依着南陵郡的规矩来。
窝头要娶的是清贵世家的孟氏女,哪怕孟家称不上豪奢,那位也并非长房所出,该准备的房舍还是短不了。再说了,当初搬家时,也没想到小杨氏和方氏会陆续生下俩小子,如今自然也得考虑到。
也因此, 逮着空闲, 杨冬燕就命人选了几座宅子。没有十全十美无妨的, 大不了回头再改建一番。最好是今年就能搬过去,也好叫窝头在新宅子里娶媳妇, 让猪崽在新宅子里出嫁。
结果, 才在问话呢,意外的消息却传来了。
杨冬燕结结实实的愣住了。
跟上辈子不同, 那会儿的她其实是早逝的,真正由她亲自送走的,唯独只有老王爷以及先帝。但那种感觉还是很差别的,她的一些好姐妹, 也就是那些勋贵人家的老太太们,几乎都是走在她后面的。
也就是说,在杨冬燕辗转终于回到了南陵郡时,她的那些老姐妹们,就只剩下了安平王府的徐老太君,以及宫里的老太后。
其他人呢?她没刻意去打听,也不想亲自去墓前吊唁,就这么糊弄过去了。
哪知,转眼间连老太后都没了。
太后当然已经不年轻了,事实上,她到今年刚好八十岁,当然生辰尚未过。
原先杨冬燕还琢磨着,整岁的生辰应该会大办吧?尤其八十岁跟前头那些四十五十六十是不同的,很少有人能熬到九十。八十大寿,无论如何都该搞得隆重一些才是。
但因为老魏家如今才刚起来,就算宫中真的大办了,那也跟杨冬燕没太大关系。因此,这个念头也就是在她心里打了个转儿,很快就被她撇开了去。
谁能想到呢?根本就等不到八十大寿,老太后就薨了。
方氏看出杨冬燕的状态不对,忙摆手挥退了其他人,只道宅子的事情以后再说。
待屋里只剩下她们婆媳二人时,方氏才小心翼翼的凑上去问道:“老太太您还好吧?太后……”
太后薨了,其实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压根就不算什么大事儿。假如是圣上没了,那绝对是举国哀悼,且会切实的影响到老百姓的生活。但太后没了,问题不大的,真正会伤感的人只怕也没多少。
方氏才不伤感,她就是怕自家老太太伤心。
“没事,老太后也是高寿了,回头你约束着点儿下人。另外,永平王府少去一些,他们怕是要入宫吊唁的。”杨冬燕倒也没愣太久,于她而言,这个消息意外归意外,但仔细想想却也是在意料之中的。 ↑返回顶部↑
理论上来说,御学只收皇子皇孙,但事有特例对不对?反正只要圣上点头同意了,加个人又算得了什么呢?
再看刘侾,他那张俊脸都木了。
什么仇什么怨呢!
父子同朝为官,那叫美谈。
父子同堂上课,那叫丢人!
刘侾可气了,有这样的朋友吗?有福不一定同享,有难倒是必须同当。他要割袍断义!
然而,没等他动手,一个相当意外的消息传来了。
太后薨了。
第145章
听到这个消息时, 杨冬燕正听人说新的房舍。
老魏家如今这座宅子,还是当初窝头来南陵郡参加会试时,永平王府临时挪出来的。不能说特别好, 但因为时间太紧凑了,这已经是所有选择里头最好的一个了。
先前是够住的, 事实上哪怕搁在如今也是够的, 这主要得看究竟要怎么规划。假如像寻常百姓那般,一家子住一个院子的,那无论如何都能住得下。但既然老魏家已经改换门庭了,那就得依着南陵郡的规矩来。
窝头要娶的是清贵世家的孟氏女,哪怕孟家称不上豪奢,那位也并非长房所出,该准备的房舍还是短不了。再说了,当初搬家时,也没想到小杨氏和方氏会陆续生下俩小子,如今自然也得考虑到。
也因此, 逮着空闲, 杨冬燕就命人选了几座宅子。没有十全十美无妨的, 大不了回头再改建一番。最好是今年就能搬过去,也好叫窝头在新宅子里娶媳妇, 让猪崽在新宅子里出嫁。
结果, 才在问话呢,意外的消息却传来了。
杨冬燕结结实实的愣住了。
跟上辈子不同, 那会儿的她其实是早逝的,真正由她亲自送走的,唯独只有老王爷以及先帝。但那种感觉还是很差别的,她的一些好姐妹, 也就是那些勋贵人家的老太太们,几乎都是走在她后面的。
也就是说,在杨冬燕辗转终于回到了南陵郡时,她的那些老姐妹们,就只剩下了安平王府的徐老太君,以及宫里的老太后。
其他人呢?她没刻意去打听,也不想亲自去墓前吊唁,就这么糊弄过去了。
哪知,转眼间连老太后都没了。
太后当然已经不年轻了,事实上,她到今年刚好八十岁,当然生辰尚未过。
原先杨冬燕还琢磨着,整岁的生辰应该会大办吧?尤其八十岁跟前头那些四十五十六十是不同的,很少有人能熬到九十。八十大寿,无论如何都该搞得隆重一些才是。
但因为老魏家如今才刚起来,就算宫中真的大办了,那也跟杨冬燕没太大关系。因此,这个念头也就是在她心里打了个转儿,很快就被她撇开了去。
谁能想到呢?根本就等不到八十大寿,老太后就薨了。
方氏看出杨冬燕的状态不对,忙摆手挥退了其他人,只道宅子的事情以后再说。
待屋里只剩下她们婆媳二人时,方氏才小心翼翼的凑上去问道:“老太太您还好吧?太后……”
太后薨了,其实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压根就不算什么大事儿。假如是圣上没了,那绝对是举国哀悼,且会切实的影响到老百姓的生活。但太后没了,问题不大的,真正会伤感的人只怕也没多少。
方氏才不伤感,她就是怕自家老太太伤心。
“没事,老太后也是高寿了,回头你约束着点儿下人。另外,永平王府少去一些,他们怕是要入宫吊唁的。”杨冬燕倒也没愣太久,于她而言,这个消息意外归意外,但仔细想想却也是在意料之中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