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从钻木取火开始 第295节(3 / 4)
管家对这个问题一直有疑惑,主家这位郭员外,平常胃口十分好,吃东西不挑食,但就是不喜欢吃饺子,连过年的饺子也只是咬个尖儿。不过他秉持着职业操守,从来没多嘴问过。如今听员外提起,顿时竖起了耳朵,更加仔细地听。
郭员外说道:“其实,以前我是很喜欢吃饺子的,天天想,但家穷吃不到。所以那时候我的最大想法,除了攒钱支个小摊子,就是能顿顿吃饺子。后来我真的能顿顿吃起饺子了,就连吃了大半年,吃伤了。放在以前,哪能想到真能实现啊,唉……”
…………
方长从赵城隍那里出来后,继续向西北方向去,昼行夜宿。而后在离海约百里的地方,顺着官道转向北方。
随着走路的距离变远,气候与宁河府有些微变化,不过最明显的还是地势。这里的大地十分平坦,远远看去甚是开阔,令人心感苍茫。他曾经看到本杂书上说,对于人来说,从小生活地方的地势,能够在某些程度上决定这里人的性格。这个观点未经验证,方长也不准备去验证,但他依然觉得这是个很有趣的说法。
这里的人除了口音,倒是这里的食物和建筑,真的是受到了此处地势的影响,有着山区和丘陵地区不具备的特色。
“方先生!!”
走在街上,方长忽然被人喊住。
其实他早在半个时辰前就发现了来人,同时也知道了对方的身份,不过他并未去主动寻找,而是按照自己的既定路线穿过这座小城。如今见对方如之前预示的一样,在这个位置碰到并认出了自己,方长站定在原地微笑等着。
来人是许久不见的陈远,他看到方长后一如既往的高兴,快步迎将上来:“方先生!一别十余年,真是让人怀念的紧。”
陈远看起来稳重了许多,言语间很是老道,再也不是当年怀凤府那个年轻冲动的店小二,不过看其眼神,仍然如当年一样纯良。
打量了下方长,他好奇地问:“这么多年过去,您相貌一点儿都没变?”
方长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笑道:“你是在这里安家了?”
陈远正从集市上回来,手里还拎着几个麻绳捆的纸包,看形状里面是纸笔之类,他点点头说道:
“方先生说的真准。这些年来我在天下游历了许多地方,积攒了许多手稿,都寄给了我朋友。最近准备修整两年,正好将手稿重新整理一番。我这朋友前两年举家搬到了此地,于是我便过来寻他,见这里环境气候都很宜人,便干脆买了房屋住下来。”
而后,陈远盛情邀请方长去他那里坐坐,看看他整理出来的手稿。
对此方长确实有些兴趣,便跟着陈远一去。
陈远告诉方长,他这次出来,是因为整理所用的纸不够了,便专程来买,顺便备只笔,因为笔磨秃的太快。他如今十分健谈,而且对风景很是博学,便是走在路上,都能像讲解员一样指着旁边的事物说出许多故事。
从这里到陈远住处的路上,颇有几个文质彬彬的人和他打招呼,听起来,陈远如今已经享誉千里、小有名气,在这小城里面也结识了不少友人。陈远和他朋友的住处并不在城里,两人出了城,直到直到城外里许处。
路边有座院落,其规模不小,而且是用上好青砖砌成,门口还有石板甬路通向大道。不过这并非陈远的住处,两人走上甬路,而后在中间左转,走到一处小院。陈远掏出钥匙,打开院门。
------------
第542章 【真假云中仙】
小院只有内里很是僻静,地面留着潮湿的痕迹,墙角处还栽种着几株丝瓜,正顺着细竹竿贴墙搭成的窄瓜棚往上爬。丝瓜已经长出了手指长的果实,同时有几朵黄花隐藏在层层叠叠的叶子里面。
陈远带着方长向屋中走,说道:“原来这里住的是一户姓蒲的人家,后来他们举家搬迁到了外地,这处居所便折价卖给了牙行。后来我来这里访友,准备长住以整理手稿,我那朋友便推荐了此处,便宜实惠。唔,我朋友家就是旁边那个大院子,他那里比这边宽敞太多了。”
里面一共四间房,正面两间是客厅和卧室,门窗朝南,另外还有两间朝东的房子,是厨房和柴房。陈远将方长让进屋里,便要出去生火烧水沏茶,方长抬手阻止了他:“无需如此麻烦,先看看你那些手稿吧,我这里有喝的。”
说着他从背后包里掏出来两个竹筒,竹筒两头是竹节,上面开了个小孔,用木塞塞着。方长将竹筒递给陈远,而后自己揪开塞子,喝了一大口。
竹筒里面是乌梅汤,乃是他前几天发现有人售卖时候,随手买下来的,味道酸甜可口,对凡人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陈远进屋去取手稿,而后他直接搬了两个箱子出来,还有几大叠书稿。
“先生请看,就是这些了。”陈远将手中的书稿放在桌上,而后把箱子打开,对方长说道,“这些年每当有机会,我就将所见所闻记下,攒够了便寄过来,不知不觉便攒了这么多。”
方长仔细翻看,见里面写的十分详细,包括陈远到各地的日期、道路,以及对路途、行人的所见,还有各地的风土人情记载,很是全面,但用词也十分简略。 ↑返回顶部↑
郭员外说道:“其实,以前我是很喜欢吃饺子的,天天想,但家穷吃不到。所以那时候我的最大想法,除了攒钱支个小摊子,就是能顿顿吃饺子。后来我真的能顿顿吃起饺子了,就连吃了大半年,吃伤了。放在以前,哪能想到真能实现啊,唉……”
…………
方长从赵城隍那里出来后,继续向西北方向去,昼行夜宿。而后在离海约百里的地方,顺着官道转向北方。
随着走路的距离变远,气候与宁河府有些微变化,不过最明显的还是地势。这里的大地十分平坦,远远看去甚是开阔,令人心感苍茫。他曾经看到本杂书上说,对于人来说,从小生活地方的地势,能够在某些程度上决定这里人的性格。这个观点未经验证,方长也不准备去验证,但他依然觉得这是个很有趣的说法。
这里的人除了口音,倒是这里的食物和建筑,真的是受到了此处地势的影响,有着山区和丘陵地区不具备的特色。
“方先生!!”
走在街上,方长忽然被人喊住。
其实他早在半个时辰前就发现了来人,同时也知道了对方的身份,不过他并未去主动寻找,而是按照自己的既定路线穿过这座小城。如今见对方如之前预示的一样,在这个位置碰到并认出了自己,方长站定在原地微笑等着。
来人是许久不见的陈远,他看到方长后一如既往的高兴,快步迎将上来:“方先生!一别十余年,真是让人怀念的紧。”
陈远看起来稳重了许多,言语间很是老道,再也不是当年怀凤府那个年轻冲动的店小二,不过看其眼神,仍然如当年一样纯良。
打量了下方长,他好奇地问:“这么多年过去,您相貌一点儿都没变?”
方长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笑道:“你是在这里安家了?”
陈远正从集市上回来,手里还拎着几个麻绳捆的纸包,看形状里面是纸笔之类,他点点头说道:
“方先生说的真准。这些年来我在天下游历了许多地方,积攒了许多手稿,都寄给了我朋友。最近准备修整两年,正好将手稿重新整理一番。我这朋友前两年举家搬到了此地,于是我便过来寻他,见这里环境气候都很宜人,便干脆买了房屋住下来。”
而后,陈远盛情邀请方长去他那里坐坐,看看他整理出来的手稿。
对此方长确实有些兴趣,便跟着陈远一去。
陈远告诉方长,他这次出来,是因为整理所用的纸不够了,便专程来买,顺便备只笔,因为笔磨秃的太快。他如今十分健谈,而且对风景很是博学,便是走在路上,都能像讲解员一样指着旁边的事物说出许多故事。
从这里到陈远住处的路上,颇有几个文质彬彬的人和他打招呼,听起来,陈远如今已经享誉千里、小有名气,在这小城里面也结识了不少友人。陈远和他朋友的住处并不在城里,两人出了城,直到直到城外里许处。
路边有座院落,其规模不小,而且是用上好青砖砌成,门口还有石板甬路通向大道。不过这并非陈远的住处,两人走上甬路,而后在中间左转,走到一处小院。陈远掏出钥匙,打开院门。
------------
第542章 【真假云中仙】
小院只有内里很是僻静,地面留着潮湿的痕迹,墙角处还栽种着几株丝瓜,正顺着细竹竿贴墙搭成的窄瓜棚往上爬。丝瓜已经长出了手指长的果实,同时有几朵黄花隐藏在层层叠叠的叶子里面。
陈远带着方长向屋中走,说道:“原来这里住的是一户姓蒲的人家,后来他们举家搬迁到了外地,这处居所便折价卖给了牙行。后来我来这里访友,准备长住以整理手稿,我那朋友便推荐了此处,便宜实惠。唔,我朋友家就是旁边那个大院子,他那里比这边宽敞太多了。”
里面一共四间房,正面两间是客厅和卧室,门窗朝南,另外还有两间朝东的房子,是厨房和柴房。陈远将方长让进屋里,便要出去生火烧水沏茶,方长抬手阻止了他:“无需如此麻烦,先看看你那些手稿吧,我这里有喝的。”
说着他从背后包里掏出来两个竹筒,竹筒两头是竹节,上面开了个小孔,用木塞塞着。方长将竹筒递给陈远,而后自己揪开塞子,喝了一大口。
竹筒里面是乌梅汤,乃是他前几天发现有人售卖时候,随手买下来的,味道酸甜可口,对凡人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陈远进屋去取手稿,而后他直接搬了两个箱子出来,还有几大叠书稿。
“先生请看,就是这些了。”陈远将手中的书稿放在桌上,而后把箱子打开,对方长说道,“这些年每当有机会,我就将所见所闻记下,攒够了便寄过来,不知不觉便攒了这么多。”
方长仔细翻看,见里面写的十分详细,包括陈远到各地的日期、道路,以及对路途、行人的所见,还有各地的风土人情记载,很是全面,但用词也十分简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