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 浦东现状(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罗氏制药的前中国总经理威廉-凯乐第一次到张江高科技园区时,放眼望去,一片农田,依稀有一些在建的厂房,空气里弥漫着青草的气息。
  浦东负责招商的人热情地告诉他,这里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楼群、绿地以及高尔夫球场,当这位“极富想象力”的商人,决定在其中一片农田上投资时,很多人以为他疯了;然而,若干年后,这笔投资成了传奇。
  日立电器在浦东的工厂开建时,谨慎的日方代表不放心地追问浦东领导人,新厂房预计多久完工。按照他们的估计,至少需要840天,领导淡定地回答:一年。
  对方一脸狐疑,私下问他,“计算机出毛病了吧?”但是,就像后来震惊马斯克的特斯拉“超级工厂”一样,日立实现了当年开工、竣工并投产了,日立惊呆了,连续11次追加投资,他们从中国市场赚取了丰厚的利润。
  1995年,上海第一家八佰伴商场在浦东开业,顾客顶着寒风涌入,单日客流107万人次,创吉尼斯世界纪录,这个纪录可能唯有日后costco在上海开业,因顾客太多而被迫暂停营业可以媲美。
  当然,也不是没人看空浦东的发展,一位美国记者撰文称之为“上海泡沫”,这代表了多数西方精英的态度。
  1993年,张五常曾经带着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大师、芝加哥经济学派领军人物、货币学派的代表人物、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里德曼来到浦东,他看到了一些一层楼高的商店,立即表示反对,他们认定政府主导的策划,硬生生造出来的曼哈顿,一定会以失败收场。
  这位自由派的经济学家,甚至将浦东比做沙俄时代为女皇修建的“波将金村”,通俗来说就是“鬼城”,(俄军将领波将金,为了对女皇显示自己的领土富足,在她必经的道旁,不惜成本、劳力,修建了一些假的度假村)。
  上海的领导对这一比喻耿耿于怀,以至于多年以后,在一部关于浦东的纪录片中,有些领导还忍不住旧事重提,而到了这时候,浦东已经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区域了,大名鼎鼎的弗里德曼错了。
  林楼对浦东的发展充满信心,赵玉坤、季明光等人却不知道,不过当他们看到那些草签的投资协议时,心中的石头总算落地,只要有钱,他们就可以放心大胆的规划了。
  “谢谢,那我们就回去开始准备工作了!我们会安排人常驻上海,直到这个项目完成,今后如果有需要的话,肯定少不了要继续麻烦您!”打完招呼之后,林楼他们便出来了。
  然后回到外滩的老洋房,这里将成为他们近些时候的办公地。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