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嫡谋 第359节(2 / 4)
邵承启回神,忙表忠心,他回想起父亲临终前交代的话,邵家要想绵延下去,就必须顺应天下
大势,愚忠是没有好下场的。
但什么才是天下大势呢?
“明日就是太子登基大典,今日杨钺带一半禁卫军前去太庙准备,我们时间紧迫,各位将军不忙着追究责任,还是好好商议商议该怎么惩奸除恶,替皇上整肃朝纲!”
他们也好不容易才找到这个绝佳的机会会面,如果明日没能成功,那一切心思都白费了。
“啊……”皇帝突然叫唤一声,所有人都围了过去。
郑大监将耳朵贴在皇帝唇边,过了一会儿起身说:“皇上的意思是,让各位将军保护好太子即可,至于杨国公……哎,他是大庆的功臣,是百姓心目中的战神,在朝中说一不二,各位还是不要与他为敌了。”
“这怎么行?杨钺乱臣贼子,理应诛之!”王猛第一个反对。
其余五名将领,除了邵承启,还有江东的武卫将军、西南的征西将军以及两名中郎将。
与杨家和邵家相比,这几位将领手下的兵马都没超过五万,且不怎么参战,久而久之,战斗力也远不如另外两支边军。
“堂堂皇上怎容杨钺一个臣子虐待至此?实在人神共愤!末将等一定助陛下讨伐逆贼,整肃朝纲!”
邵承启为了不显得突兀,也忙表态,说了几句誓死效忠皇上的话。
郑大监眼中闪过满意之色,对他们说:“登基大典明日先在太庙举行,因新帝年幼,由常山王代天子祭祖与祭拜天地,太庙那边的防守一
定是最严的,唯一能下手的地方只有途经的半路上,下午,朝臣们回到宫中,届时杨钺会当着群臣的面宣读一份圣旨,公布五位帝师名单与四位顾命大臣,而他自己,则成为大庆史上第一位外姓王爷,且还是摄政王!”
“摄政王?杨钺怎么敢?”
“狼子野心!其心昭然若揭。”
“不能让他宣读圣旨,必须在回朝前拦下他!”
邵承启中肯地说:“太庙所在的位置靠近西城门,距离并不远,新帝登基,沿途百姓肯定不少,恐怕很难找到机会下手。”
“哼!武侯不会是不想动手吧?”王猛早看着两家不顺眼了,若能一次将这两家的兵权夺过来,这天下局势也会跟着变一变。
“不敢,不过是实话实说而已。”邵承启自嘲道:“本侯不善谋略是天下皆知的事情,还请各位将军指点迷津。”
郑掌印早做出了计划,并需要靠这几个头脑简单的武将去对付杨钺。
杨钺提前去了太庙,礼部官员大半都在这里,正在做最后准备。
杨三郎领着禁卫军巡逻,事先摸透太庙附近的地形。
一切准备就绪后,杨三郎去见杨钺,盘膝坐在他对面问:“明天会一切顺利吗?”
杨钺正在煮茶,礼部尚书才刚离开,他老神自在地说:“应该会有人想最后一搏吧。”
杨三郎皱眉道:“这里只有一千五百名禁卫军,要真有人想杀你,这些人可抵挡不住,不如将杨家
精锐调入京城。”
“那我岂不是真成了要谋朝篡位的逆贼了?”杨钺摇头拒绝。
杨三郎见他这闲适的模样以及脸上的笑容,搞不懂他是真自信还是故作镇定。
不过以杨钺的谋算,应该不会被已经倒下的皇帝算计到,除了皇帝,其余人谁还动得了杨钺呢? ↑返回顶部↑
大势,愚忠是没有好下场的。
但什么才是天下大势呢?
“明日就是太子登基大典,今日杨钺带一半禁卫军前去太庙准备,我们时间紧迫,各位将军不忙着追究责任,还是好好商议商议该怎么惩奸除恶,替皇上整肃朝纲!”
他们也好不容易才找到这个绝佳的机会会面,如果明日没能成功,那一切心思都白费了。
“啊……”皇帝突然叫唤一声,所有人都围了过去。
郑大监将耳朵贴在皇帝唇边,过了一会儿起身说:“皇上的意思是,让各位将军保护好太子即可,至于杨国公……哎,他是大庆的功臣,是百姓心目中的战神,在朝中说一不二,各位还是不要与他为敌了。”
“这怎么行?杨钺乱臣贼子,理应诛之!”王猛第一个反对。
其余五名将领,除了邵承启,还有江东的武卫将军、西南的征西将军以及两名中郎将。
与杨家和邵家相比,这几位将领手下的兵马都没超过五万,且不怎么参战,久而久之,战斗力也远不如另外两支边军。
“堂堂皇上怎容杨钺一个臣子虐待至此?实在人神共愤!末将等一定助陛下讨伐逆贼,整肃朝纲!”
邵承启为了不显得突兀,也忙表态,说了几句誓死效忠皇上的话。
郑大监眼中闪过满意之色,对他们说:“登基大典明日先在太庙举行,因新帝年幼,由常山王代天子祭祖与祭拜天地,太庙那边的防守一
定是最严的,唯一能下手的地方只有途经的半路上,下午,朝臣们回到宫中,届时杨钺会当着群臣的面宣读一份圣旨,公布五位帝师名单与四位顾命大臣,而他自己,则成为大庆史上第一位外姓王爷,且还是摄政王!”
“摄政王?杨钺怎么敢?”
“狼子野心!其心昭然若揭。”
“不能让他宣读圣旨,必须在回朝前拦下他!”
邵承启中肯地说:“太庙所在的位置靠近西城门,距离并不远,新帝登基,沿途百姓肯定不少,恐怕很难找到机会下手。”
“哼!武侯不会是不想动手吧?”王猛早看着两家不顺眼了,若能一次将这两家的兵权夺过来,这天下局势也会跟着变一变。
“不敢,不过是实话实说而已。”邵承启自嘲道:“本侯不善谋略是天下皆知的事情,还请各位将军指点迷津。”
郑掌印早做出了计划,并需要靠这几个头脑简单的武将去对付杨钺。
杨钺提前去了太庙,礼部官员大半都在这里,正在做最后准备。
杨三郎领着禁卫军巡逻,事先摸透太庙附近的地形。
一切准备就绪后,杨三郎去见杨钺,盘膝坐在他对面问:“明天会一切顺利吗?”
杨钺正在煮茶,礼部尚书才刚离开,他老神自在地说:“应该会有人想最后一搏吧。”
杨三郎皱眉道:“这里只有一千五百名禁卫军,要真有人想杀你,这些人可抵挡不住,不如将杨家
精锐调入京城。”
“那我岂不是真成了要谋朝篡位的逆贼了?”杨钺摇头拒绝。
杨三郎见他这闲适的模样以及脸上的笑容,搞不懂他是真自信还是故作镇定。
不过以杨钺的谋算,应该不会被已经倒下的皇帝算计到,除了皇帝,其余人谁还动得了杨钺呢? ↑返回顶部↑